你这么有才,别输在逻辑上

  • 发布时间:2018-07-23 16:28:13,加入时间:2014年07月28日(距今3936天)
  • 地址:中国»内蒙古»呼和浩特:赛罕区锡林南路恩和大厦0811
  • 公司:内蒙古语境品牌顾问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闫多,手机:18547184140 微信:SEVENELEVENSUHE 电话:0471-3696012 QQ:2985682356

语境内训-和思维不清、逻辑混乱说NO

本文全部内容来自语境基层培训《策划人素养-逻辑能力》,作为品牌咨询顾问-企业的外脑,语境人需要具备的素养,首当其冲就是逻辑思维。为便于语境的基层随时拿来学习和练习逻辑能力,特将培训的所有内容形成文字。

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同样一件事情,有的人3句话就能说清楚,而你可能滔滔不绝地说了30分钟也说不到核心;

同样是做汇报,有的人用5页PPT就能说服对方,还能得到领导的赏识。但是你辛辛苦苦写了20多页,还要被人家反问说,你到底想表达什么;

同样是完成任务,有的人一天时间就能够庖丁解牛,确定好解决方案,还安排得井井有条。你用了一个星期的时间冥思苦想,反复修改,却怎么也完不成。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说话不清楚是表达能力有问题吗?PPT做不好是写作能力有问题吗?任务完不成是工作能力有问题吗?其实都不是,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没有形成快速有效处理信息的结构化思维,逻辑结构不清晰。所以你看那些反应快的人,不是比你更聪明,而是更懂得大脑是如何接受信息的,知道自己如何说别人才能记忆和理解。

1/结构化思维是最值得掌握的一项技能

语境一直认为,成年人学习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因为没有形成思维模型和框架的知识,学得再多,积累再足,也是凌乱散落的信息碎片,需要用时根本提取不出来,更不可能帮助我们解决复杂的问题。

那么结构化思考的原理到底是什么呢?我们的大脑一次性接收信息的量是有限的,它更偏爱接受有规律的信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脑的短期记忆无法一次容纳7个以上的记忆项目,大脑容易记住的是3个项目,这就意味着当大脑出现需处理项目增加到4、5个时,就会开始将其归纳到不同的逻辑范畴中,以便于记忆。这也就是所谓的“结构化思考”,主张先说结论,并将重要思想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类分组。

先来看一个工作中常见的例子:

“董事长您好!刘经理来电话说系统出现突发状况,4点钟他无法参加会议了。小张说他晚一点开会没关系,明天再开也可以,但最后别11点30分之前开。可是会议室明天已经被人预定了,但星期五是空着的。王总的秘书说,王总明天需要很晚才能从外地出差回来。我建议把会议的时间定在星期五的10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

假如你是一位董事长,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一定觉得大脑受到了摧残。但很多人的日常交流方式一直都是这样摧残对方的。那么如何才能让你的表达易于理解呢?利用结构思维导图就可以实现:

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就理解了同样的内容,通过结构化思维,有结构、有规律地整理,将大大提高你的思考效率,让复杂的问题瞬间变得非常容易。

2)结构化思维的构建方法

A.运用结构化思维必须坚持六先六后原则

六先六后: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总结,后具体;先结果,后过程;先论点,后论据;先结论,后原因。

六先六后原则其实不难理解,因为你在小学就学过!总-分;总-分-总!结构化思维只需要我们通过分析总结核心内容,说最重要的结论。

a.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

b.每个层级都需要是结论

c.对方最关心的问题要放到关键的位置上

B.结构化思维,五步走

结构化思维的构建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上而下找结构,另一种是自下而上归纳提炼结构。对于较为简单,在我们积累的思维结构范围里的问题,可以用自上而下的方法。

对于不明确的内容我们需要多用草稿纸来“画”结构,因为在纸上可以让我们纵观全局,让思路变得更加清晰,完成草稿构思后再形成电子文档就非常简单了。

第一步:明确理念打基础,我们重点要说啥

第一步只需要我们先列出你对需要表达内容的所有想法,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和结论,最后一句话概括所有内容。

第二步:基于目标定主题,我们要让别人如何行动

任何一次商务环境下的沟通都需要明确的目标,所谓的目标是要在这次表达之后希望对方有哪些行为。因此我们要列出对方关注的关键词,然后针对关键词进行排序。最后的主题必须符合内容简单、用词准确、贴合对方的利益。

第三步:纵向结构分层次,先结论,后原因

识别信息中的事实、理由及结论,找出对应关系,画出纵向结构。纵向结构上,需要保证每一组的观点都必须是其下一个层次的观点的概括。

第四步:横向结构选顺序,先重要,后次要

横向结构上,需要保证每组各个观点互不重叠且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并按重要程度排序。

实际上,在分析问题的过程当中,我经常会用到这个结构。如果思路比较杂乱,我会把所有掌握的信息穷尽罗列出来,然后逐项分析,归类汇总,找到结构,得出清晰的论点,最后才开始动笔写。这个过程通常很耗时费力,但为我后续逻辑清晰、重点明确的写作表达作了很好的铺垫。

3)如何培养结构化思维

A.一是大量阅读,积累框架。比如,常见的思维框架类型如下:

时间框架:如:过去、现在、将来;前期、中期、后期等。

空间架:描述地理位置。如:亚洲、欧洲、美洲;北京、上海、广州;办公室、酒店会议室、培训场地等。

三角框架:找出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三个关键词。如:语境定位金三角(产品、空间、服务)、运营金三角(文化、标准、分配)。

SWOT结构框架: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威胁(Threats)。

PEST(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结构架:用于分析某一事物的宏观环境。

B.二是刻意训练。

对于吸取到的新知识和新理论,我们都可以马上思考属于什么思维框架,是否可以纳入原有的框架中,如果不能,尝试建立新的思维框架。然后用讲议题的方式,确定主题,循着框架,用结构化思维讲出来。此外,坚持用结构化思维的方式发言、写作、读书笔记、列方案框架。

我坚信,坚持用这样的方法训练,不出3个月,你的表达会更能抓住重点、逻辑会更清晰、条理会更分明,遇到临场发言,也能迅速找到思维框架,侃侃而谈,从而慢慢成长为一个更自信、职场上更有优势的自己。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