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是民国时期主要流通货币之一,清朝灭亡之后,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民国三年袁大头钱币,即是民国三年铸造的袁世凯钱币。在市面上,该银币虽然有多种版本,但其正面的图案基本类似,都是袁世凯的侧面头像,只是在细节的雕工方面略有不同,因而人们将它们统称为袁世凯钱币。就目前而言,袁大头钱币首铸于民国三年,又有由来已久的别称“民三者”。作为民国军阀银币中的领头羊,袁大头钱币的诞生,不仅是特定历史时期和政治环境下银币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袁世凯为了解决军费开支,提高个人政治地位所采取的措施之一。在铸造的近千种近代钱币中,存世最多、影响、流传最广的钱币品种可数袁世凯头像钱币,俗称"袁大头"或"大头洋"。袁大头银币形式统一,成色、重量有严格规定,很快受到了社会认同和接受,在国内金融市场上逐步取代了清朝的龙洋,成为流通领域的主币。
袁大头近年成交价格
中华民国袁大头民国九年:180万
中华民国袁大头民国三年:270万
中华民国签字版袁大头:380万
民国三年袁大头壹圆:350万
中华民国袁大头民国三年:780万
“袁大头”在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作为民国军阀银币的领头羊,“大头”系列对钱币收藏爱好者来说并不陌生。它是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撒播最广、影响的银元品种,也是币制革新中的一个主要人物。
袁大头”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更有保值的功能。虽然“袁大头”在目前收藏市场上比较常见,价格也不算太高,但是由于其停止流通的时间比较久,加上解放初期时的大量兑换,造成存世量并不多,而在收藏流通中损失的也比较多,从而决定了它上升空间的庞大。另外,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这些钱币价值直线上升,并随时间推移,增值潜力越来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