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辛亥革命胜利后,清帝退位,中华民国成立,当时继续铸造新币以稳定当时社会的经济。于是便开铸了中华民国开国1、孙中山钱币等,而中华民国时期钱币分三个时期,分别是初期、中期和后期。
民国初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七年(1918)。其种类有“开国1”、“共和1”及铸有省名的民国铜元等。这一时期新式铜元与清末旧式铜元混合流通,使铜元的混乱程度进一步恶化。
民国中期铜元主要指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二十四年(1935)。这一时期国内铜元的混乱局面达到顶点。地区性分割使铜地流通呈明显的区域性,市面上流通的不仅有清代的各类铜元、民国各类铜元,个别地区还流通大面额铜元,如四川大部、湖北、河南局部地区流通五十文至二百文不等的大面额铜元,1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也发行有自己的铜元,日伪政权则在他们控制的地区也发行了铜元。因此,这一时期的铜元五花八门,极为混乱。
民国后期铜元主要指民国二十五年(193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民国中期后几年,各地军阀逐步走向衰落,国民党政府开始了统一币制控制金融的进程。这一时期国民党政府主要发行纸币,铜元辅币逐渐被镍币所代替。发行的铜元主要有党徽布图分币等。解放前夕,贵州、绥远还发行了地方铜元,但只是昙花一现。至此,铜元走完了其短暂的历程,逐渐退出流通领域。
据了解,当时铜元面值很多,包括一文、二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双旗币民国时期锻造,普遍流通的都是当十文的,二十文的其时只发行了22000枚,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兵荒马乱、国内战争频发的期间内,能保留下来的钱币非常少,如今它的存世量已经十分十分稀少了。
幸见到的一枚中华民国二十年当制钱二十文双旗币,正面珠圈内钤有稻穗组成嘉禾纹围绕着十二叶花,珠圈上钤有中华民国二十年,下边钤有币值当制钱二十文,背面是双旗,上钤有一颗五角星,下钤有阿拉伯和英文标明币值20 CASH。经过如此之长时间的洗练和颠肺流离,整体包浆完美,品相完整无缺,极其不易,乃属珍品。
中华民国双旗币产生于民国时期,民国在中国历史上仅仅存在了几十年的时间,因此,在兵荒马乱、国内战争频发的期间内,钱币在经历了无穷的岁月之后,依然可以完整地保留下来,实属不易,此枚湖南省造双旗币二十文钱币正面刻印两面交叉的旗帜,为“铁血十八星旗”和“五色旗”。上环“湖南省造”四字,下沿“当制钱二十文”六字,背面铸有环圈,环圈内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该枚钱币形制匀整,色泽均一,包浆自然,图文考究,寓意深刻,线条流畅,文字秀气,纹路细腻,浮雕感强烈。此钱币虽然经历了无穷岁月的洗礼,存留至今仍能保持此态,实属不易,从侧面彰显出高超的铸造工艺。加之,湖南省造双旗币在历史上存世时间并不长,如今存留于世的更是非常稀少,故而此币弥足珍贵,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上述钱币均为实物拍摄,为陈先生持有人祖传之物,寻找有缘人,河南驻马店罗阁村地区价格可以面议。古钱币是不可再生之物,收藏一枚少一枚,像这种存世量极为稀少的币种,如今大多情况下已被占有,而且也只有在高端拍卖会上偶尔能见到它的身影,如果有缘相见,也算是收藏者与古币之间的一种奇缘了。
双旗币近年的成交记录:
民国十八年作中华民国十八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四川双旗一角银币、铁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四川铜币双旗五文-------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铜双旗币(中华民国)-----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湖南省造双旗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湖南省造双旗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四川双旗一角银币、铁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十八年作中华民国十八---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军政府双旗五文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铜双旗币(湖南省造)-----成交价:RMB成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