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货币的源流是来自中国古代的圆形方孔钱。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北部。开始使用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公元前221年青铜制)。
这也形成了中国货币的形状。到汉朝统一中国时也继续使用这种形状的货币。
汉武帝铸造的「五铢钱」(公元前2世纪)青铜制成为中国以后铸钱的标准。「五铢钱」这种货币的形态在以后在东亚各地域广泛的传播开了。
2.日本货币的发展
在日本开始发行的货币
在中国唐代日本的律令政府(朝廷)积极的采用唐朝的文化制度。货币也是使用的唐朝的「开元通宝」(621年)铜制同时开始发行「和同开珎」(日本奈良于708年银铸)。
当时的日本人对货币还不是很熟识。朝廷开始强制使用货币,而把货币储蓄与官位联系起来的这种方法,也起到了促进货币在日本流通的作用。
3.皇朝钱
皇朝钱是最初由朝廷开始发行的货币。
元明天皇于和铜元年(708)铸造了银和铜两种「和同开珎」,接着制造了皇朝十二钱,但是在京畿外流通不广泛。由于铜供给不足,货币制造在10世纪中期就废止了。
这样的皇朝钱上的字体不工整且粗糙。通货的价值和信用也开始急速下降。百姓都不在继续使用。
到10世纪末时,朝廷势力衰弱,皇朝钱也停止了铸造。
铜制皇朝钱(708~958年)
皇朝十二钱
名称 天皇铸造年代
和同开珎 元明 708
万年通宝 淳仁 760
神功开宝 称德 765
隆平永宝 恒武 796
富寿神宝 嵯峨 818
承和昌宝 仁明 835
长年大宝 仁明 848
饶益神宝 清和 859
贞观永宝 清和 870
宽平大宝 宇多 890
延喜通宝 醍醐 907
乾元大宝 村上 958
4.输入钱币的流通
政府发行的货币主要是从中国输入的,也是在日本流通的主要外国货币。
皇朝钱停止发行以后,到平安时代以后(12世纪左右),日本因为国内经济的活跃货币的需求也开始提高。和中国,朝鲜等国的贸易流入了很多种类的货币(主要是宋钱),称之为「渡来钱」,从那以后一直使用,这种状态到江户时代初期才结束。
其中,明朝廷于永乐年间发行的「永乐通宝」则更是极受欢迎
广东的拍卖公司 广州汉马交易中心
大陆地址:广州市越秀区文明路71号东方文德大厦A栋17楼全层(北京路附近)
业务范围包括:
1.名家字画: 中国古代及近现代名家书画,油画、水粉画及其他艺术形式不限。
2.精品陶瓷: 古代各窑口到代官窑器,以宋五大名窑、元、明、清官窑瓷为佳。
3.翡翠玉器: 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级翡翠为上. 要求玉质佳、雕工精。
4.杂项清玩: 竹木牙雕、文房四宝,田黄,鸡血石,金银器,青铜器,玛瑙,钱币各类陨石等。
5.明清家具: 各种材质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黄花梨为。
6杂项精品:历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印章、牙雕、砚台、古籍善本、金银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