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瓷器史上集大成的时期,较好的吸收了前几个朝代先进精湛的技艺,跟明代相比,清代的瓷器主要还是以景德镇为生产中心。康熙时期,逐步将景德镇的御窑厂恢复完善,使其产品质量更加好转,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是清代瓷器制造的顶峰品种繁多,千姿百态,造型古拙,风格轻巧俊秀,技术上讲究精工细作,不惜工本。后来随着清朝国力的衰弱,瓷器制造也开始走下坡路。从道光时起,瓷器的胎骨与乾隆时期相比变化不太大,只是胎质显得粗松一点。在胎骨的洁白程度上差了一些,器型线条生硬,常常见棱见角,无圆润秀美感,显得拙笨。但是,也可以显现出古代人的那种大方,做事果断。
3,乾隆
乾隆官窑瓷器款识有“乾隆年制”、“大清乾隆年制”、“大清乾隆仿古”三种,以“大清乾隆年
制”六字篆书款为主。“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明显多于“乾隆年制”四字款。“乾隆年制”楷篆均有,
楷书款一般用于彩瓷上。“大清乾隆年制”楷篆均有,篆书多于楷书。“大清乾隆仿古”一般用于仿古瓷
上,青花篆款为主。高足盘、高足碗、双连瓶一般是在足内写篆书六字横款。 乾隆青花楷书款字体端庄
,落笔利落,早期款字与雍正时期如出一人之手。青花篆书款笔画平直,横竖粗细一致,转角熟练,不留
停落痕迹。青花字呈色早期有晕散现象,中期为纯正蓝色,晚期则蓝中含灰。 “大清乾隆年制”款
双行多无边圈,三行则多双圈。“乾隆年制”款多双圈。楷书款有六字双行、三行双圈,也有四字双行双
圈或双框。 民窑款也多书“大清乾隆年制”和“乾隆年制”
近年来,清三代瓷器成为艺术品市场上热门、受追捧的对象,常常出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成交价屡创新
高。有统计称,自1975年来,瓷器拍卖价格逐年攀升,仅15年时间便已高达9倍。清三代瓷器之所以受到
市场热捧,主要由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瓷器烧制技术已臻成熟,在技艺上无可挑剔,而且这三
朝帝王对瓷器的热爱,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心制作,烧制出来的瓷器精美别致,为前代不可
比拟。从事瓷器收藏多年的任明学介绍,清三代的御用瓷器必须经过督窑官的精心挑选,如有瑕疵立即销
毁,所以拿出任何一件,都称得上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也因此民间极少流传,存市数量不多,具备
很高的艺术观赏和收藏价值,受到藏友追捧。
清三代瓷器市场价格行情 无论是斗彩、五彩、素三彩,还是珐琅彩、粉彩和釉下三彩,质量和数量都
为前代不可比拟,当时的官窑瓷器代表了当时中国瓷器的高水平。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清三代是中国瓷器
的黄金时代。在目前的艺术品拍卖市场,藏家对清三代瓷器的关注与日俱增,即便是民窑精品,市场价格
也达到相当高位,许多藏家“只进不出”,导致清三代瓷器价位还将不断拉高。查询近些年的拍卖成交记
录,早在2001年,一件“明永乐青花折枝花卉八方烛台”便在拍卖市场上以880万元的价格拍出;等到
2005年,该烛台二度出现在北京翰海春拍中时,终以2035万元的高价成交,短短今年间,翻升超2倍。同
样是2005年,在伦敦佳士得拍卖场上,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拍出1.6亿元的天价
上价格甚至也高达十几万元。随后,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以2306万元成交。在2010年,一件“
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花觚”在北京匡时五周年秋拍中以6680万元落槌;2011年,香港苏富比秋拍上,一件
“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成交价格再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3亿;去年,一件“明成化
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碗”又以1.1亿元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