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机器局最初铸银元是在光绪十五年,面值仅"一元"一种,是天津官造的呈样银币,未流通,直至光绪二十二年,始铸流通银币。"大清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局造",面值有"一元"、"五角"、"两角"、"一角"、"半角"五种。是中国第一套以元为单位的计值银币。
中国河北和山东等沿海各省,历史上泛称为"北洋"。由于北洋大臣驻地在天津,又由直隶总督兼任,因此狭义的北洋,又都系指直隶省,亦即今日之河北省。
北洋机器局设在天津,分为东西两处,东局主要生产火器、西局主要生产枪炮。光绪23年,李鸿章把东局分出一部分成立北洋机器铸钱局。光绪22年直隶总督王文韶上凑朝廷请铸银元。光绪22年开始铸造北洋龙洋,一直到光绪34年。北洋龙系列按铸造年份分为、33、34年,其中北洋22年铸造量最为稀少,应该属于试铸币。北洋都是铸造量很少的。铸造量最多的是29、34年。北洋33年铸造量属于中等,现在的存世量和北洋25年差不多,比较少见。北洋23年是北洋系列存世量抛开北洋22年龙洋最少见的年份,北洋23年龙洋按照面值分为:半角、一角、二角、五角、壹圆。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北洋机器铸钱局试铸一套大小五种面值的银币。
1897年~1900年(光绪二十三年至二十六年),铸造了多种版别的北洋光绪元宝。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试铸纪重库平七钱二分银币。
1904年~1907年(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三年),试铸纪重一两银币,仅7000枚,没有公开发行,十分珍贵。
1906年~1907年(光绪三十二至三十三年),先后铸造了纪重库平七钱二分的银币
古钱币作为古玩的一种,一直以来都是收藏家关注的热点。因为在我国的每个历史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货币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色。并且我们知道,在古代皇帝的专制统治下,几乎每一任皇帝的更替都将伴随币制的改革,因此我们在研究古钱币的时候也是在认识和了解一段历史。
北洋34年银币小字版,指的是34年这个数字,相对小一点,其实并不明显,分辨的关键还是看龙,这个版的龙不是34年龙,而是造币厂将33年北洋龙的版改为34年,又铸造的。龙鳞版浅,精品好品存世不太多。随着国内收藏市场的逐步繁荣,很多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古玩以及艺术品收藏。而古玩因为更具有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化内涵总是备受人们欢迎。因此,近几年来我国内古玩市场也是一片繁荣。
征集范围
陶瓷、瓷器、翡翠、玉器、珠宝、书法、书画、油画、杂项、文房四宝、古典家具、碑帖、古籍善本、竹木雕刻、钱币、名表、名酒、奢侈品、纪念品、邮票、田黄、印章、铜器、雕塑、奇石、紫砂、砚台等。
本文来源
——
中皇拍卖——
编辑:王总
郑重提示:
1,不收购,不上门
2,赝品与当代工艺品不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