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中国银元诞生以来,银元含银量几经变迁,大体的变化过程是,主币含银量从90%逐渐降低到89%,拿五角辅币来说,从含银量更是经历从86%降到84%,再到80%,甚至最后降到70%的过程,含银量下降是主要变迁方向。
袁大头的含银量,根据民国三年公布的《国币条例》,银币有四种
一圆银币:银九铜一
五角银币:银七铜三
二角银币:银七铜三
一角银币:银七铜三
辅币均为有限法偿,公差千分之三。
再参考民国六年的《国币法草案》,其中规定
一元银币:银八九,铜一一
中元银币:银七铜三
二角银币:银七铜三
一角银币:银七铜三
(这就是袁大头的含银量)
再看清代龙洋,根据光绪三十三年《度支部奏进呈新铸通用银币并议定成色分量奏折》,银币有四种:
七钱二分银币:银九铜一
三钱六分银币:银八五铜一五
一钱四分四里银币:银八二,铜一八
七分二厘银币:银八二,铜一八
(注,到宣统二年,又有改变,但基本维持在主币银九,辅币银八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