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三孔布”,泉界如雷贯耳,是公认的古泉五十名珍之一。2010年5月11日在中国古钱专场中,存世孤品——战国赵铸大型“武阳”背“一两”三孔布经过近40次激烈竞价,最终以352.8万元人民币成交,创出古钱拍卖新纪录。坊间有一种说法,没有收藏“三孔布”的人,不能称为钱币收藏大家,每种“三孔布”都有一部传奇。
“三孔布”是春秋战国时期首次在钱体上记铸地、记重量的钱币,分大小二等币值,大者一两,小者十二朱(铢),因钱体有三孔,故俗称“三孔布”,由圆首圆肩圆足布发展演化而来。三孔布的铸地,有赵铸、中山铸、秦铸三说;根据其出土区域、地名、形制等因素考证,目前倾向于赵铸说。
三孔布因形制特殊,存量极稀,是 货币中最富神秘色彩的一类,如今已发现的品种除“牟”字(包括大、小二型)已过10枚外,其余均在10枚以内,不少是仅见的孤品,其收藏价值自不待言。
藏品厚大精美,基本的形制是平首、弧背、平足、单孔,面、背有文字或饰纹。它们的边缘明显隆起,中有凸起铭文,书法古朴,铸造精细。这种布币是当时的货币,传世极少,非常珍贵。属于老生坑传世佳品,为历代藏家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