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顺治通宝图片鉴定评估及交易价格分析

  • 发布时间:2018-08-21 11:37:53,加入时间:2017年04月12日(距今2944天)
  • 地址:中国»安徽»合肥:合肥市包河区徽州大道5316号闽商大厦5楼
  • 公司:安徽古钰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孙老师,手机:18856931113 微信:agdjy88 QQ:504392805

顺治通宝是清世祖顺治年间年)所铸钱。顺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户部开设宝源局、宝泉局铸币,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设钱局,钱币上用楷书写着“顺治通宝”。顺治通宝的成分红铜七成,白铜三成。一千铜钱称为一串。顺治通宝重初定位每文一钱,后改为一钱二分、一钱四分、一钱二分五。

顺治帝入主中国时,长期战乱之后的残破社会经济,正进入恢复时期。百废待兴,但财用紧张,当时的流通货币仍是明钱。另外,农业和手工业水平的逐渐提高,商品流通的日益活跃,加之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进一步扩大,又呼唤着新货币的产生。在此期间,对于造何种钱行世,代理幼子问政的多尔衮经过一番慎重的考虑,决定仿明代铜钱形制铸“顺治通宝”,与前朝“崇祯通宝”一并行用。随后先在京师试铸钱,揭开铸钱序幕。其后十几年里,又在全国设立铸钱局27家,颁式开铸新朝钱币-楷书对读的汉文“顺治通宝”。顺治一朝,此钱只通行平钱一种,定制为红铜七成,白铜三成搭配鼓铸。“顺治通宝”是明清以来最重的制钱,无论成色、样式还是分量都为定制,对后继年号钱影响很大。

顺治年间为了稳定经济前后进行了五次改制,最终取得成功;确立了清代的货币体系。随着五次改制同时产生了五种形式的顺治通宝闻名于世,史称“顺治五式”。一式仿明钱。光背,径2.4厘米,重3.6克;二式汉字钱仿会昌开元。铸局各于穿上下左右,计22字,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荆延阳云襄。径厘米,重克;三式权银一厘钱。穿左一厘,穿右铸局名。工户同福临东江宣原陕蓟昌西河宁广浙之十七字,径2.6厘米,重4.4克;四式满文钱。穿左"宝"字,穿右局名,为顺治十七年停铸"一厘钱"后所铸。径1.7厘米,重4.4克。五式为满汉文钱。临宁原同宣江东河蓟浙陕昌十二局,径2.8厘米,重4—5克。

顺治通宝近年来拍卖成交价格:

清代“顺治通宝”穿上扁阔“--成交价:RMB186万

清顺治白玉顺治通宝成交价:RMB371万

“顺治通宝”背“二&rdqu成交价:RMB382万

清顺治通宝折二宝原试样钱---成交价:RMB162万

清“顺治通宝”背左“延”----成交价:RMB251万

“顺治通宝”背上“新”“顺--成交价:RMB105万

清代“顺治通宝”穿上扁阔“--成交价:RMB160万

清“顺治通宝”背“十一两”--成交价:RMB105万

顺治通宝------成交价:RMB100万

清顺治通宝不同钱局一百四十--成交价:RMB171万

顺治通宝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熏陶,是价值很高的革命文物,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同时,还是考古和研究中国历史文化难得的实物。珍贵的光绪元宝钱币记载着清朝惊天动地的历史,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存世量极为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很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