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大齐通宝怎么鉴定出手

  • 发布时间:2018-08-25 20:14:25,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9日(距今2461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白云区凯粤大厦
  • 公司:协和育发,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陈老师,手机:13692273609 QQ:786410924

大齐通宝”,是南唐开国皇帝李弁铸造的第一种南唐钱币。吴天祚三年徐知诰(李弁)即帝位于金陵(今江苏南京),国号大齐,年号昪元( 937—942)。昪元三年改国号为唐,即南唐。其国号大齐时铸大齐通宝,迄今仅发现二品。过去曾有唐黄巢铸说,后被否定。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国主徐知诰(李昪)所铸造,李昪曾为徐温养子,故名徐知诰,曾被徐温封作齐王,杨吴天祚3年(公元937年)徐废吴睿帝自立,国号大齐,铸大齐通宝,现存世仅两枚。一枚的右上方缺一角,钱币界称之为“缺角大齐”,另一枚的钱上钻有4个小孔,被称为“四眼大齐”。“缺角大齐”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当时就有人愿用高价收买,戴不忍割爱,太平军攻进杭州,戴投水自尽,死前将大齐通宝等物深埋地下。后人为了得到这杖稀世真品,争相购买戴宅,掘地数次,终无所获。“四眼大齐”是上世纪20年代泉学家戴保庭和朱克壮在江西鄱阳农村孩童踢的毽子上发现的,此枚大齐通宝虽然不缺角,但因为做毽子,被钻出四个小孔。后被著名收藏张叔驯重金购得,藏之密室,从不示人,且因而自号“齐斋”,其对“大齐通宝”的珍爱可见一斑。大齐通宝唯其罕见,弥足珍贵。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李弁铸造的“大齐通宝”,钱文纤细清晰,工整有力。宽缘。平背。色泽浅黄。直径约22、5毫米,厚约0、8毫米,重约3克。

大齐通宝钱的铸期与铸主问题,是中国货币史上的悬案之一。大齐通宝钱最早见录于晚清戴熙的著作中,并被定为黄巢建大齐政权时所铸。秦宝瓒等持不同看法,认为:此钱是十国时期吴国徐知诰受封为齐王时所 铸。从而开始了两说之争。

建国前后,徐知诰所铸说为多数论者所接受。30年代,罗伯昭、岑子潜等为此说作再 考,认为: “黄巢虽称齐帝”,但“实未铸钱”。天祚三年,徐知诰“篡吴位,立国称帝,国号大齐,改元昇平,大齐 通宝必铸于此时期”,而且大齐通宝实物“酷似十国时物”,文字制作亦均与徐氏后来铸造的大唐通宝钱极相类 似。

50—60年代,彭信威亦持此说,并认为:十国时期正处中国古代钱币名称由记重向年号过渡的过程中,大齐通 宝“钱上铸国名也是一种尝试” ,“这时似乎有以国号为钱名的风气”。

80年代,两说继续相峙。马定祥认为:黄 巢建大齐政权时,已在唐咸通之后,“而唐自咸通( 860—874年)后,不复铸钱,且黄巢铸钱史无明文。尤其大齐钱 之风格,更不类乎正统唐钱”,故此钱当为十国时徐知诰所铸。千家驹、郭彦岗则认为: 大齐通宝钱当铸于公元 880年,即黄巢金统元年,为其“占长安建大齐王朝时所铸”。大齐通宝钱既不见于史载,又无任何出土记录,仅有 的两枚实物亦已先后失踪,除“大齐”国号史有所记外,铸主、铸期等说,多系论者推断,难以考实。

目前虽以持徐知诰说者居多,但这一论辩并未结束。

本公司现面向天下包罗港澳台及外洋藏家们提供出手难问题,谋划营业包罗艺术品鉴定交易。艺术品包罗瓷器、玉器、铜器、钱币、金银首饰、宣德炉、铜观音、杂项等。多年的市场运营形成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有实力的评估、筹谋、交易交易队伍。风险小、升值快、格调高,艺术品投资以其奇异的魅力越来越为人们所注目。正如一位艺术品投资者所言:"做这生意很轻松,没压力,浏览一,生意第二,受人尊重,还引起不少人的羡慕。"可观的经济效益和雅致的情调,使得艺术品投资具有其他投资工具难以相比的优势!

  本公司是一家综合性文化艺术交流企业。常年征集字画、书法、古字画、油画、古籍文献古玉翡翠杂项佛像田黄珠宝锺表邮品钱币等。随着营业的一直扩展,公司已进入国际市场,在国内外拥有一批稳固、精锐的相助同伴。本公司古玩经纪人:陈经理­­­专门负责交易市场,对鉴定和市场皆有深刻的了解,想要出手­­­欢迎致电24小时热线(联系方式在上方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