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鼻烟的习俗源自烟草发明者印第安人。意大利人大约在14世纪也开始吸鼻烟。他们选用上好的烟叶、掺入薄荷、冰片等药材碾成粉,密封入窖陈化,经数年而生产出鼻烟。
中国人吸闻鼻烟始于明代。十六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那儿的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筒吸烟。因此鼻烟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特点,为了让鼻烟壶具备坚固,不怕摔碰,吸食者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等材料来制作鼻烟壶。
1897年丁二仲作玻璃内画湖畔清辉图鼻烟壶 2014年香港蘇富比拍出52.5万港元
康熙朝开放海禁,西方传教士携带大量的鼻烟和盛装鼻烟的玻璃瓶进关。从此国人吸鼻烟渐成风尚。然后,葡萄牙、英、法等国先后进贡鼻烟和玻璃制的鼻烟瓶。乾隆皇帝常以鼻烟赐赏王公大臣,如此上下沿习,吸鼻烟渐渐地成为了社会时尚。
鼻烟壶内画是如何绘制的?
 年水晶内画“人物图”题诗鼻烟壶 2013年香港蘇富比拍出56.25万港元
中国人先是利用传统药瓶盛放鼻烟,慢慢地采用多种材质和制作工艺来完善鼻烟的盛具。他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种口小腹大的瓶子存放鼻烟更有好处,能够保证鼻烟在长期使用也不变质,并且携带方便,样式具有中国传统的美感,因此受到鼻烟吸食者们的喜爱。
外壁观看才能是正像;其次,鼻烟壶壶口小限制书画的操作,内壁绘画时不容易看到笔的位置。所以内画不但要有扎实的绘画基础,还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完成一件好的作品。初学者往往要先在纸上进行练习勾线和造型能力,画得差不多了再去尝试内画,需要全神贯注和十分的谨慎。壶内体积小,多为磨砂,稍微一走神就会画错。
由于鼻烟壶个头小,品种多,历史短,如今在拍卖场上几十万到上百万的成交价格已是其中的精品价格了。普通鼻烟壶价格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