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银锭滴珠的形成和光底

  • 发布时间:2018-09-25 19:31:57,加入时间:2018年08月05日(距今2469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TCL大厦
  • 公司:深圳市来宝国际文化艺术品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熊总,手机:13670140059 微信:xiong242523 电话:021-26908962 QQ:2399616576

古代银锭,绝大多数都有蜂窝孔,或大或小。然而,有些地方的清代小银锭,底部较为光滑,不见蜂窝。根据以前对铜范铸钱工艺的研究推测,这种底部光滑的银锭,铸造时可能对范体表面进行过处理,即使用隔离物质。为了验证这一设想,所以有了熏范实验。

熏范实验就是用柴油、食用花生油、羊油、猪油和松香分别对范腔表面进行处理,即进行熏范试验。熏范,在现代铸造中称为铸型涂料,是涂覆于铸型(芯)表面的薄层耐火材料,这是为了改善铸件表面质量而采取的一种措施,目的是保证银锭表面平整光洁,不出现气孔等铸造缺陷,有助于形成外表质量好的锭形,也有利于铸锭和铁范的分离。目前,国家对银锭有严格的标准规定,如要求银锭表面须平整、洁净,不得有夹层、冷隔、裂纹、飞边、毛刺和夹杂物等

熏范铸造出的银锭,仅底部光滑、表面如镜,丝纹不明显,不利于蜂窝的形成。因此,历代银锭绝大多数都有蜂窝,应该是没有专门使用熏范工艺,但一些底部光滑的清代小银锭,也不排除偶然使用了类似的熏范手段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