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界的规矩,七十二行,古玩为大

  • 发布时间:2018-09-30 09:40:48,加入时间:2018年06月01日(距今2535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东方文德广场A座23楼2318
  • 公司:广州鉴藏艺术品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郑先生,手机:18520665097 微信:Z17316881498 QQ:2376672782

岭南鉴宝一鉴藏中心

传统七十二行,古玩为首,原因是所有人在古玩行里才能体现真正的平等。过去乾隆皇帝不怕别的,也是怕古玩行家三分。说明真正的古玩行家不会把任何人放在眼里,不管你是谁,佩服的只能是有眼力和道性的人。古玩行之所以有诸多的规矩或习惯,也是历代收藏家和古玩商们总结经验后形成的今天就来看看几条古玩界的几条规矩。

行之有道,处之有德

玩经营的祖师爷是范蠡,最早提出的粮食布匹十分利、中药当铺百分利、古玩字画千分利。

古玩收藏家祖师爷是老子,老子在周朝曾经做过“守藏之史”,《道德经》提示人们,行之有道,处之有德。“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厚德载物,上善若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深谙收藏学问

”藏古不富,识古不穷”多作”识古不穷,贪古不富”,是说一个人只会收藏好的古董,而不发挥古董应有的作用,那么他不是真正富有的人。只有那些能够真正辨别古董价值的人,他才是富有的。这说明收藏学问很大,不懂学问,别干这行,干则“玩物丧志”,追悔莫及。

古玩领域的“四态”

古玩领域有行内、行外、贩子和仿造四态。行内是指那些有眼力、明白古玩行规矩的人;行外又称外行,是指那些没眼力、没道行和胡乱收藏的人;贩子涵盖很广泛,如店家、摊贩、行家或经纪人,有正道和邪道之分,主要是指贩卖古玩的群体;仿造是古玩业历来如影随形的业态,也是古玩业富有挑战性的拦路虎。

主要有极仿、高仿、中仿、低仿、地摊货和垃圾货之分。从事这一行当,必然要吃透“四态”,否则真没法玩。

重视职业操守

过去古玩行讲究师傅“传帮带”,也就是跟师傅学三年、帮师傅打杂三年、师傅再带其三年,真正拥有本事了才出来混江湖。而现在看两本参考书就出来混江湖,所以傻子太多,导致古玩仿造业如日中天,遍地皆是假古董,浩浩荡荡皆是“国宝帮”。

有人说古玩业“水清则无鱼”,但水太混则鱼死。作为从业者,维护古玩业整体环境和生态平衡还是非常有必要。

梅花香自苦寒来

涉入古玩领域,求真是基础,求精是追求,求珍是智慧,求术是升华。没有切实下过功夫还得了“珍玩”的心病,这不是在玩古,其实是在玩弄自己的人生。世所共知:梅花香自苦寒来,珍玩自有去归处。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没有随随便便的捡漏。往往太容易得到的,不是灾难便是祸患。

(文章源自收藏再出发 版权属原作者)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