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通宝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1722年)。钱径2.5-2.7厘米,重3.8-5.5克。
钱面文字“康熙通宝”以楷书书写,从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读。康熙通宝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仿"顺治四式"的满文钱。钱背满文"宝泉"、"宝源"左读,是户、工两部所造。另外一类是仿"顺治五式"满汉文钱。
康熙通宝共有24种版式,分别是24个铸钱局铸造的。从正面文字看,并没有多大区别,皆为楷书康熙通宝。可背文却各不相同,除户部宝泉局和宝源局为满文外,其它22种钱币均为满汉两种文字并存,左边是满文,右边是汉文,这22个满汉对照的字代表22个铸钱局。
康熙通宝代表了中国近代的货币文化,反映了我国近代历史、经济、金融的兴衰和沧桑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和文物价值,也具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功能。目前民间留存的“康熙通宝”数量不算太多,而且铜不属于贵金属,收藏风险较小,非常适合投资和收藏。
此枚康熙通宝保存较好,包浆自然老化,祖传之物正常磨损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