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你能判定钱币中含有稀有金属,那么钱币就应该是真的,因为仿制者不会考虑用高代价的成本制作假币。 铜锈不一定“生根” 出土的古币,一般都包有厚厚的铜锈。因此有人提出,鉴别古币可以根据古币上的锈有没有“生根”来判断:如果锈生根,那么就是老锈,就一定是有年头的古币;如果锈没有生根,那么就是浮锈,是后人仿制时故意弄上去的。 李胜魁说,古币长锈是正常的,但是一切物质都是在运动的,有些古币的锈是从旁边的古币上面“染”上去的,看起来自然像浮锈,实际上也是真锈。这种锈和浮锈要区别看待。 半传世币如何定义 出土的古币有锈,而传世的古币有“包浆”,其实 袁大头甘肃版 民国八年铸造的“袁大头”存世量略少些,为不少集币爱好者所看好;甘肃省铸造发行的标有“甘肃”字样的“袁大头”存世量已经很稀少。“袁大头”中珍贵、稀罕的品种,当属民国三年袁世凯头像“签字版”试铸币,现已鲜觅其踪影,拍卖会上也很少露面,是近代银币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袁大头”,是对铸造于民国初年镌有袁世凯侧面头像壹圆银币的一种俗称。因其首铸于民国三年,又有称“民三”者,此类别称由来已久。 国际金银价位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可谓涨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袁大头”也能保持稳定的价格不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