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是清高宗弘历的第十五个儿子,嘉庆皇帝生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乾隆五十四年被封为嘉亲王,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整,嘉庆登基,改元嘉庆,在位25年,卒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终年61岁。庙号“仁宗”。
嘉庆通宝
嘉庆时出现了一些楷书钱文,如嘉庆万寿楷书大钱,有光背及背巨星二式,可能是西南地区所铸。按清初以来的制钱不讲究书法,但嘉庆宝黔局小平却有一种楷书钱文,写得清秀工整,令人耳目一新。嘉庆钱背还出现了草书钱文,如嘉庆通宝背桂桂、康康、寿寿,均是右楷左草,估计也属宫钱性质。
嘉庆通宝雕母
其直径28毫米,穿径6毫米, 重7.5克。钱体呈暗褐色包浆,锈色得体、自然,质地为精质黄铜生坑品。 定该钱为雕母,有三点依据。
一、该钱虽是入过土的生坑品, 略有锈斑(不是砂眼),但文字细瘦高挺,笔画间无粘连, 字画呈下宽上窄态势, 字口如斩, 棱角分明。
二、该钱径比同版别流通钱超大4毫米,轮缘、地张微有弧状隆凸,穿孔有异普通宝陕小平钱,且面孔小背孔大,非常突出。
三、该钱人工刻镂痕迹明显,一定是经过雕工精施过, 符合“祖钱(即雕母)乃用上等铜料雕刻而成”的特征。钱币大家鲍康在《大钱图录》中说:“每改元铸新钱, 先选至洁之象牙刻作钱样,呈钱法堂待郎鉴定, 然后以精铜凿成祖钱……” 钱币大师的论述说明,祖钱是非常珍贵的,是用来翻砂铸母钱用的,以后开铸,则悉用母钱印范。可见祖钱(雕母)为数至寡,至今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