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机制铜元自光绪二十六年在广东省诞生至1949 年新中国成立止,其间历经晚清与民国两个历史时期。新中国成立初期,机制铜元在广西等个别边远省份和地区仍有局部流通,直至50 年代后。
铜元作为传统制钱的替代品,近半个世纪来承担近代中国的辅助货币,在抵制外币流入、调剂货币流通方面曾发挥着特殊作用。其时甚至在劳工、农民等社会底层,铜元一度承担主币职能。随着近代中国社会灾难深重,经济日渐式微,货币体系也由统一而割裂,由割裂而紊乱。统治者滥铸无度,地方军阀于是竞相渔利,直至各地铜元盗铸蜂起。私版盛行,除民间私铸,“官私”、“局私”、“洋私”等不一而足。钱法大乱,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与金融的混乱程度。可以说私版铜元从一个侧面直接见证了近代中国货币体系的兴衰。本文试图从近代中国私版铜元的产生背景与成因、私版铜元的来源与大致分类入手,探讨其对当时经济社会的严重危害,进而阐述一国货币体系的自主性、统一性、宏观性对币值稳定、平抑物价进而保持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的极端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