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大元通宝价格大元通宝拍卖

  • 发布时间:2018-11-06 15:06:35,加入时间:2015年08月11日(距今3550天)
  • 地址:中国»福建»厦门:思明区厦禾路
  • 公司:厦门伯得富展览服务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小七,手机:18650013905 微信:Svan1126

八思巴所创制的“八思巴文”属拼音文字,共有41个字母(脱胎于古藏文字母),字数只有一千多个。至元六年八思巴文作为国字颁行全国后,其推广却受到很大阻力。除政治和文化传统因素外,主要是因为这种文字字形难以辨识,再加之在有的地方使用时还仿效汉字篆书的写法,这就更加剧了识别的难度。因此虽然元廷屡次下令用八思巴文“译写一切文字”(也确曾用八思巴文译写过一些书籍,还转写过汉文、藏文等),但民间还是用汉字。所以,八思巴文最终还是主要应用于文件。

元代主要流通纸币,铸钱比其它朝代都少,且多以汉文钱为主,但也用八思巴文铸过有限的几种钱币。计有世祖至元年间的“至元通宝”、成宗元贞和大德年间的“元贞通宝”和“大德通宝”、武宗至大年间的“大元通宝”等几种。这些铸币的钱文读法均为“顺读”,且除较厚大的“大元通宝”当十钱存世尚多外,其余均很稀见。

此外,在元末顺帝至正年间所铸的面为汉字“至正通宝”的大小钱中,有的背穿上分别有“寅”、“卯”、“辰”、“巳”、“午”五种八思巴文地支纪年,有的则背穿上、下分别为八思巴文和汉文的对照纪值数字。另有资料说还有一种面为汉字“贰拾伍文”,背八思巴文“权”字的铅质权钞样钱,如确有此钱当实属罕见珍品。除以上铸币外,在元代“宝钞”(流通纸币)上也出现过八思巴文字,如“至元通行宝钞”上就印有“至元宝钞”、“诸路通行”八个八思巴文。

伴随着蒙元帝国的消亡,八思巴文亦被逐渐废弃,成为一种“死文字”。但我们今天仍能在各种八思巴文钱币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见到它。至于八思巴其人,也应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因为他的一生毕竟为加强西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促进汉藏文化的交流,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3、八思巴文其他应用 八思巴文有音无义,类似音标,元代用来标示蒙古语、回鹘语、汉语。国家培养专门人才学习该文,使得八思巴文成为贵族语言。皇帝派遣只懂得八思巴文而不懂蒙古语的汉族官吏,到军营传达情报。这就类似密码,汉族官吏不懂得蒙古语,不了解自己带来的圣旨真正含义为何,而蒙古族将帅却能安全准确地受到情报。

八思巴文最初称为“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至元六年(1269)忽必烈颁发诏书推行,采取了一系列行政措施,扩大其使用范围。1368年元朝灭亡后,八思巴文遂逐渐被废弃。现在国内外学术界通用两种名称:一是按创制者命名,称作“八思巴文(字)”;一是按字母形状特征命名,称作“方体字”。

字母表主要由藏文字母组成,也有一些梵文字母,还包括几个新造字母。字母形体多呈方形。关于字母数量,《法书考》、《书史会要》等早期文献及其不同版本中,有41个和43个的两种说法。前一种是指最初的字母表,即原字母表;后一种则包括续增字母。事实上,随着实际应用的需要,字母陆续有所增补,据现存资料归纳,总数达57个。

按忽必烈的规定,八思巴文是用来“译写一切文字”的。现存资料也说明,它的书写对象包括蒙、汉、藏、梵、维吾尔等多种语言。译写各种语言时,有两种译写原则:一是按口语语音拼写,如译写蒙古语和汉语;一是按所译写语言的书面形式转写,如译写藏语和梵语。在蒙古语文献中出现的个别藏语词的写法有两种形式,一种与藏语书面形式相同;一种与藏语书面形式不尽相同。后者可能是依据蒙古人的读音。

八思巴文以音素为表音单位,字母分元音和辅音。元音a不专设字母,以零形式表示,即音节首的辅音和介音嫀,揃后面不写其他元音字母时,就表示后面有元音a。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