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头三年李师傅收藏的银元大多来自民国时期,也有少部分清朝银元。谈起自己的收藏经历,李师傅也有一把辛酸泪。刚开始时经济很不宽裕,而收藏银元要花不少钱,对于妻子的反对,李师傅也很理解,毕竟在不宽裕的条件下还要供儿子读书。2013年,李师傅退休,儿子也从山东调回洛阳工作。受父亲的影响,李师傅的儿子也喜欢上了钱币收藏,看到父亲为收购资金发愁,儿子灵机一动建父亲老开个网店,将多余的银元卖出去,用赚来的钱再买自己需要的银元。于是,在儿子的指导下,陈老在网上开起自己的店铺,“我们那时候学的拼音跟现在不一样,开始打字我就在键盘上一个个对,练习了很久。”
国际金银价位的涨跌,也刺激了传统的收藏市场,近五年的时间,民国年间的“袁大头”可谓涨跌不停。即使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袁大头”也能保持稳定的价格不跌。业内人士认为,未来“袁大头”的收藏依然有较大的价值空间。此外,对于长期投资而言,短期内的价格动荡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袁大头三年近几年部分成交记录:
民国三年袁大头金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袁大头中华民国三年造银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一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袁大头银币(中华民国三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三年袁大头金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袁大头银币(中华民国三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九年袁大头银元一枚-------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三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清、民国北洋三十四年、民国--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袁大头银元(中华民国三年)--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流通时间很短,存世量极为稀少,是收藏者难觅佳品。“中华民国三年袁大头”存世量如今依然是一个谜,如今民间普遍认为是,这枚银币数额不多。如今每次出现,总会惹得无数收藏家激烈争夺。
收藏古钱币还应对其品相有细节的了解,因为品相不同,价格也会相差较大,如铁钱,品相很差的收藏价值就大打折扣了。不过,古钱币虽然经历无穷岁月的洗礼,品相或许受到影响,所以收集到精品古钱币难度就非常大。也许是因为此缘故,导致如今一些古钱币价值连城,甚至仅仅一两枚古钱币,便能换到市区一套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