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慈禧代笔的画家鸣缪素筠(1841年——1918)名嘉蕙,云南昆明人,是慈禧绘画的最首要代笔者。缪素筠进宫后,因惯于宦海油滑,又加上她唯喏承上、和睦对下,故赢得上至后妃、下至宫监的一致赞赏,尊称她为"女画师"、"缪师长教师"。慈禧对她优礼有加,赏三品服色,月俸二百金,免其跪礼,常令缪素筠位居其摆布,随时教她画画,或者为她代笔作画。而清末宫庭画家屈兆麟则为慈禧代笔划松、鹤、灵芝等。
缪嘉惠生在一个官宦之家,长大后又嫁到了另一个官宦之家,温柔贤淑,知书谙礼,会弹古琴,擅长书画,“丈夫更是把她当作秘书使用,经常从任上带些文稿回家让她抄写,有时还让她起草文章公案”。丈夫病逝后,她带着孩子在昆明,“先是弹琴卖艺,勉强糊口,后来写字卖画,以此为生”。她善画花鸟,毛笔字亦写得楚楚动人,于是被选送入宫,为慈禧代笔。“慈禧召见,面试之,大喜,置诸左右,朝夕不离,并免其跪拜,月给俸二百金(即二百两白银),于是缪氏遂成为慈禧之清客,外间多以缪太太称之。”
进宫后,缪嘉惠总是处处小心,很得慈禧的欢心。她发觉慈禧很欣赏唐代的武则天,于是画《金轮皇帝衮冠临朝图》以献,让慈禧极为高兴,“当即放下画轴,用手在缪嘉惠女士的脸上轻轻地摸了一下。这当众一摸,使缪嘉惠女士在宫中的地位一升百丈。上至皇后嫔妃,下至太监宫女,见面都称她为缪太太、缪先生、缪师傅”。清末诗人陶农部曾有一首诗,描绘了缪嘉蕙的宫廷生活。诗曰:八方无事畅皇情,机暇挥毫六法精。晨翰初成知得意,宫人传唤缪先生
据说当时,谬当场作了一幅《皮袋和尚》,发现慈禧无动于衷。三思后决定以颐和园内的菊花取材(众所周知慈禧爱菊花),作出了一幅《秋韵深远》,「以烂漫花红为深,茅亭相接为远。石近水中,水远石去。其秋韵十足,底蕴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