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铜锁发展于5000年的历史长河,发展于汉代,昌盛于明清。最早的古锁是“觿”,属我国最古老的钥匙雏形;“石错”、“骨错”就是锁具的雏形。铜锁的发展每个朝代都不一样,古锁具有代表性的是西周的青铜锁、汉代的三簧锁,唐代的虾尾银锁和宋代的方身锁、明代的三色锁,清代的长命锁,都是不同时期铜锁的时代特征。
锁具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的锁是木制的,构造极为简单,只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锁,没有防盗功能。中国的金属锁发明于汉代。宋代多为铁锁,而到了明清,铜锁成为家家户户的生活必需品。从技术水平上看,古锁又分平雕、透雕、镂空雕、錾花、鎏金、错金、包金、镀金、镶嵌以及制模铸造等。外表精致、雕刻逼真、花样繁复的锁具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中国传统古锁中除了常见的正开、反开外,还有需两把钥匙同时开启的“鸳鸯锁”,用钥匙插入机关,对锁连击三掌才开启的“三巴掌锁”,还有需要四把钥匙四面齐开的机关锁,还有些是需要对上诗句的“藏诗锁”。像这样罕见的锁,自然更受收藏投资者的喜爱。
近日,众凯国际有幸征得“清代铜锁”一组,该组藏品长6.5-7.7厘米,高2-8厘米。锁体开合自如,包浆厚重,制作精良。锁具本身具有的是守护、禁锢的涵义,后来人们又赋予了锁以更多的使用功能,将其内在寓意延伸,具有深刻文化内涵。
作为一种生活常用品,古锁记录了不同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一些具有特别造型、雕刻花纹的锁具还记录了当时的民俗风情。锁,早已成为每家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如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古锁”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其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市场认可,众多人投身古锁收藏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