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正确贴法
先在红胀痛部位,用75%酒精消毒,或用生姜片擦拭;如有伤口,可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洗净脓血后试干,再将折合的膏药摊开,放在小火上烘软,有时因病况需求,在烘软的膏药上均匀撒上一些药粉,再重复折合,摊开膏药,使药粉混入其间,以便更快、更好地发挥效果。
如出现患部发痒时,需在膏药外面按摩,假设不收效,可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棉球涂擦发痒处,再将膏药加温贴上。如出现患处脓液时,可在膏药外表加些纱布,或在膏药被纸中夹剪一小孔,使孔与伤口对应贴敷,以便排脓。对已溃烂,苦楚不止,或出现水泡者,可贴拔毒膏治疗,或将膏药揭下,用酒精消毒,再涂红药水,用纱布包扎。
贴橡皮膏药,应先将患处用酒精棉球擦净,撕去膏药上的薄膜进行贴敷。但如皮肤发作溃烂及外伤合并感染者,不宜贴用。
膏药运用忌讳
1.平常运动或劳动时不小心造成肌肉伤害或关节、韧带拉伤时,不要立即用伤湿止痛膏、麝香追风膏贴于受伤部位。因这类膏药具有活血散瘀的效果,伤后即贴不能抵达消肿、止痛的目的。
2.部分有破损者,不可将膏药直接贴在破损处,避免发作化脓性感染。
3.但凡含有麝香、乳香、红花、没药、桃仁等活血化瘀成分的膏药,孕妈妈均应禁用。
4.假设贴膏药后部分皮肤出现丘疹、水疱,自觉瘙痒剧烈,阐明对此膏药过敏,应立即间断贴敷,进行抗过敏治疗。
5.过敏不能贴假设贴上膏药后,10分钟左右感到被贴部位的皮肤出现发痒、火热、刺痛时,要赶忙揭掉。这阐明患者对膏药过敏。过敏体质者,一般不宜贴膏药,由于他们的皮肤很简单出疹子,贴上后不只不利于药物吸收,反而会带来皮肤问题。
6.不逾越24小时由于膏药用于肌表,因此膏药一般取气味厚重的药物,贴于体表影响神经末梢,经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部分血液循环,改进周围组织营养,抵达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一般一剂膏药最长不要逾越24小时,时间长了,不只药物已经失去成效,而且还对皮肤欠好。
四种状况不宜贴膏药
过敏某些人对贴膏会过敏,出现灼痛感、瘙痒、皮疹,甚至红肿,一旦发现上述不良反应,应停用贴膏,假设症状一直不衰退,应咨询医师。严峻时在过敏部位涂地塞米松等抗炎外用软膏,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服抗过敏药。
皮肤破损皮肤破溃处见出血、部分红肿热痛、疮疡化脓者不宜运用。破损部位假设直接贴膏药,可能引起部分吸收药物过量,引起不良反应。
长时间泡在水中在贴敷时间内尽量避免洗澡,或是用药部位长时间泡在水中,否则会因浸泡而导致药物成分丢掉,还会使贴膏失去黏度脱落。
痛风该病常被误认为是外伤或风湿病,一些人自行运用膏药,易延误病况。建议我们用药前先咨询医师,用药后有严峻不适者应停药,并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