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时期钱币

  • 发布时间:2018-12-14 17:34:24,加入时间:2018年01月27日(距今2653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龙岗区坂田街道穆宝路1号星河world
  • 公司:文化艺术收藏交易,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井经理,手机:17665492928 微信:JY17665492928

楚国钱币铸有乾封泉宝,具体铸造时间为公元年之间。《十国纪年.楚史):“马殷始铸铅钱,行于城中,城外即用铜钱~高郁请铸铁钱,围六寸,文曰‘乾封泉宝’,以一当十"(〈钱通〉引)。 “乾封泉宝”今见铁、铜两种,与唐高宗乾封泉宝不同,楚乾封泉宝厚重且钱文草率。背文有“天”、“天府”等。

现能够确认者有“天策府宝”大铜钱、大铁钱,“天策府宝”大钱,内外郭齐整,币文真书,旋读,背面无文,中国古钱“五十名珍”之一。时当后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马殷受梁封天策上将军,建天策府。天策府宝钱径38毫米,重32克。厚肉,钱文楷书旋读,大如当百。天策府宝铁铜钱还有鎏金实物被发现,极为罕见。根据楚风格来判断,楚国还有乾元重宝大钱。

十国之南汉钱币

刘奠于乾亨元年(公元917年)铸“乾亨重宝”,今见有铜、铅两种,铜钱素背,钱径23.5~25毫米,重3.7 克。根据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刘龚的政权年号有乾亨、 大有、白龙等,铸造钱币有乾亨通宝、 乾亨重宝、大有元宝、白龙通宝等。

乾亨重宝铅钱大小不一,钱径多为23.5~25毫米,重3.8克,背穿上多有“邑”(邕)字(即今广西南宁)。还有“乾亨通宝”铜钱,隶书顺读,罕见。南汉钱币仅在其境内流通使用。其中大有通宝与白龙通宝有待考证。

十国之闽钱币

后梁王审知为闽王时期,曾经铸造过“开元通宝”大、小钱,字体楷体隶体都有,极罕见。公元916年(后梁贞明二年),铸造铅、铜质开元通宝小平钱,铅钱钱文模糊,钱径23毫米,重2.5克,有素背或有“福”、“闽” 等字。

公元922年(后梁龙德二年)铸大钱,有铁铅之分。其中铜钱钱文散漫草率,大铁钱钱径40毫米,重28.1克,背穿上有巨星,或穿上“闽”字穿下仰月。大铜钱钱径40毫米,重22.5克,背穿上有巨星,极为罕见。

公元942年(王延羲永隆四年)铸造“永隆通宝”,分铜铁铅三种,隶书顺读,钱径40毫米,重21克,铁钱一当铅钱百。铁、铅钱背上有“闽”字下为仰月。铅钱罕见,铜钱实物的真伪在疑。

公元944年(王延政天德二年)铸“天德重宝”大铜钱,楷书顺读,钱文异常精整,背穿上有“殷”字,此为其国号。是当百钱。今见有“天德通宝”大铜钱,真伪存在争议。除此之外,史载还有“天德通宝”大铁钱及“开元通宝”背“殷”小铅钱,今见多为伪品。

十国之前蜀钱币

“永平元宝”、“ 通正元宝&rdqu天汉元宝”、“光天元宝”都是王建在永平、通正、天汉、光天年间(公元911~918年)所铸,均为小平铜钱。王衍在乾德、咸康年间(公元919~925年)铸“乾德元宝”、“ 咸康元宝”小平钱,乾德元宝有铁钱,史料记载有当五大钱,但是未见实物,咸康元宝属于年号钱,有的背有月纹,铸工多不精整。其中以永平元宝、通正元宝少见,其余常见。

十国之后蜀钱币

大蜀通宝”为孟知祥(公元934年)称帝时所铸, 有的历史学家也认为是孟昶明德年间铸。隶书,顺读。“大蜀通宝”钱径24毫米,重3.5克,位于古泉五十名珍之前,传世仅3枚,稀释珍宝。

“广政通宝"铜钱为孟相广政元年(公元938年)铸造,十八年铸铁钱。隶书顺读,调钱钱径24毫米,重3.5克。少见,铜钱为珍。也有铅钱。

十国之燕钱币

《新五代史。刘守光传》:“(仁恭)令燕人用瑾土为钱, 悉敛铜钱凿山而藏之”,但按其形制与时间特征,定为刘仁恭所铸,有“永安一十”、“永安一百”、“永安五百”、“永安一千”,其永安一百传世出土较多,永安五百系孤品,永安一千至今未发现铜品,其余都有铜铁两品。永安钱系均为楷书,其中永安一十为左右上下读,剩余则为顺读。

公元911年,刘守光不顾众将臣的反对,登极称帝,国号大燕,改元应天。

桀燕建立后,应天元年(公元911年)铸"应天元宝”,背“万”:“乾圣元宝”,背“百”:“应圣元宝”,背“拾”。这三种钱均旋读,为孤品。

铁质“顺天元宝”,背穿下有“百”“千” 字样,穿上有仰月纹“顺天元宝”:铁“五铢”钱文模糊;铁“货布” 背文“三百”,用新莽钱形此几品是刘仁恭或刘守光所铸还有待考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