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扬州伍拾两银铤2019市场价值

  • 发布时间:2019-03-27 10:26:25,加入时间:2017年02月23日(距今2991天)
  •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白龙江东街19号舜禹大厦
  • 公司:藏宝斋拍卖南京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王总,手机:18921410885 微信:w18921410885 QQ:3354747203

名称:扬州伍拾两银铤一枚

规格:重:1232g

类别:钱币

银铤,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白银。唐代康骈《剧谈录·袁相雪换金县令》:“及夜,各以衣物包裹而归,明旦开之,如坚土削成银鋌。” 清赵翼《古诗》之十:“古人用钱币,银鋌 宋始行。

古代银铤大约出现在唐,其后宋、金时期盛行,因其形状类似猪的肾脏,地方百姓俗称“猪腰银”。常见形状有圆首束腰、平首束腰和弧首束腰。元、明以后的类似银块,逐步改称为银锭或元宝。

而“元宝”一词,最早见五代十国时期的铸钱,如“开平元宝”,等。后来则在元代银锭上以“元宝”铭文,是为银元宝之称为之由来。在《元史杨堤传》中提及:“至元三年以堤为诸路交钞都提举,上钞法便宜事,谓:平准行用库白金出人有偷滥之弊,请以五十两铸为锭,文以元宝,用之便。”这也是“银元宝”一词出现在银锭上的最初记载。

基于扬州的元宝为首先发现并记载,故而,“扬州元宝”便成为元代元宝银铤(锭)的代名词,而事实上,元代独有的元宝银铤(即底铸“元宝”二字),并非只是有扬州元宝,有人认为如斩刻文字未见扬州二字者皆非元代元宝,实为极大谬误。原因很简单,上述《元史杨堤传》中提及的元宝称谓由来,便清楚表明了元代银铤底铸“元宝”二字是铸铤通行之举。

此银铤为元朝扬州元宝五十两银铤,正面铭文:扬州至元九年十二月十日行中书省银伍拾两监铸官王达宁陈青成库官孟雲销银官王秋林验库银子景春银匠候仓明 。背面阴文元宝二字。铤面可辨铭文四十九个,几乎全部识别,品相完美无瑕,征集自海外资深收藏家,不可多得之元铤珍品。

余不多言,总的来说元代元宝银铤遗存虽非极罕,然所遗亦是不丰,亦今为止仍较为难得。复检点愚帐中所藏,即有元宝银铤藏之。无需赘言,本元宝银铤,正可谓开门见山之品,形制文字体貌皆可靠踏实。如前所述,以愚眼界所及,此等元宝银铤,公见较为稀罕,今也属难得,乃为十分值得珍藏之品矣。

温馨提示:

1.加强真品、赝品鉴定知识传播,提醒广大藏家理性收藏,尽可能远离赝品、多藏真品!

2.反对对艺术品市场的利益垄断,反对抹黑民藏,努力推动民藏健康发展!

3.加强文物保护正能量传播,呼吁全社会重视并切实加强文物保护,留住中华民族的基因血脉!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