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永通宝,是唐朝时期,日本与中国贸易上的往来,然后流通进来的钱币,宽永通宝的起始铸造时间在宽永三年(1626年),从1636年开始大量铸造,宽永通宝是日本历史上铸造量大、铸期最长、版本最多的钱币,但是这仅仅是相对于日本本土来言。
明朝时期的时候,我国实行钞、银、铜钱并行制度,但是铜钱的铸行严重不足,就当时的一个情况来言,是造就了唐宋旧铜钱的入流,也为民间的私铸钱以及日本的仿制钱的流入提供了条件。
宽永通宝在中国民间流通了许久,直至清朝乾隆早期,官府这边才怀疑是“私铸钱”,还另用“年号”,这无异于谋反。乾隆因此下令穷治开炉造卖之人。幸亏当时江苏巡抚庄有恭的幕僚见多识广,说出了宽永通宝的一个来历。于是,两江总督尹继善和江苏巡抚庄有恭“会衔上疏”,乾隆皇帝才严令禁止商船携带倭钱(ps:日本钱),民间当时使用的,官府收回重铸,至此,此事才算了结。也因此,能留存下来的宽永通宝少之又少。
宽永通宝虽然并不是我国发行的钱币,但它本身的来由却与我国息息相关。从公元708年起,也就是唐中宗景龙二年,日本开始效仿中国唐朝铸币,直到19世纪60年代,共铸行方孔圆钱32种,其中宽永通宝是铸行量最的一种。从侧面上来说,证明了我国当时的国力是非常鼎盛的,也证明了当时甚至现在对于其它国家的影响。
宽永通宝的铸造款式是非常多的,这次给大家欣赏的是三种不同款式的宽永通宝。这三枚宽永通宝做工都是非常精细的,保存也非常好,字迹纹理都是很清晰的,品相属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