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七月,清政府拟订了《整顿圜法章程》十条,其中提出银币专由造币总厂制造,保留南洋(江南)、北洋、广东、湖北四局为分厂。在制造银元的同时,许多人提出了制造金币的主张,进入20世纪,兴起了关于建立本位制度的讨论,有人主张中国实行金本位制,在黄金储备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先实行金汇兑本位制(亦称“虚金本位制”)。大清银币丁未壹元银币,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系清政府度支部设计铸行的试铸银币。丁未大清银币壹圆的币面设计类似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铸造的户部丙午中字大清银币壹两,与清代铸行的其它银币有明显区别。是清末银币中的罕见品。“”一枚,该币直径3.9厘米。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大清银币”四个汉字,珠圈外上端镌满文“大清银币”,满文两侧各镌一个六花星。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稍下侧各镌一个六花瓣的花朵。下端镌汉字“壹圆”。正面边缘镌有精美细致的水波纹图案。银币背面中央珠圈内镌祥云龙纹,珠圈外上端镌汉字“光绪年造”,环镌英文“TAI-CHING-TI-KUO SILVER COIN.”(大清帝国银币)。此枚大清银币丁未壹圆,品相完整,保存完好,有一定包浆年代感,极具收藏价值。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一枚小小的古钱币,蕴藏着丰富的历史元素。如今遗传在世的“大清银币丁未壹元银币”由于存世稀少,因此价值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