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在我国古代货币上的文字,绝大多数是汉字,但也有一些是少数民族文字,如:西夏文、八思巴文、满文等。这些钱币在古代经济生活中起着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作用,钱币上的文字代表着我国古代的一种货币文化。
西夏文是西夏开国皇帝李元吴在大庆年命大臣野利仁荣所创制,西夏后来虽然被蒙古所灭,但西夏文直到元朝中叶在甘肃、青海一带仍然流行,到了明代个别地区仍有人使用。北京居庸关北支台洞壁上有6种文字的石刻,其中一种就是西夏文,是元至正五年刻的,可见西夏文在元代也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后来,保定出土了两个西夏文石钟,是明弘治十五年所造,证明了明弘治年还有人使用这种文字,它也说明了西夏文在中国历史上应用了450多年。西夏把本民族的文字铸造在流通的货币上,形成了独特的西夏文钱,并在中国古代钱币中占有一席之地。西夏文钱币铸造精美,轮廓规矩,文字整齐:
一向为钱币收藏家所赞誉和向往。 西夏文钱币传世和出土的有五六种,如福圣宝钱、大安宝钱、贞观宝钱、乾佑宝钱、天庆宝钱等。它们都是中国古代钱币的珍品,其中有些在笔者几十年的钱币收藏生涯中也很难见到,现在也只收藏到其中的四种,在银川市市区出土了一枚福圣宝钱,在贺兰山脚下出土了大安宝钱、乾佑宝钱、天庆宝钱各一枚。 西夏在我国历史时期很短,但它地位突出,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钱币文化,但现存的文献、文物稀少,很难全面再现当年党项民族的风貌。现今出土的西夏文钱,为研究西夏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西夏文钱不但成为钱币收藏中的珍品,也成为研究西夏历史不可多得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