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训收益
通过此次课程培训,可使学习者获得如下收益:
1.深入了解Oracle数据库的体系结构、逻辑结构;
2.管理Oracle例程;
3.创建并管理Oracle用户、权限管理和安全审计;
4.配置Oracle Net Service;
5.使用RMAN完成数据库备份及恢复;
6.RMAN备份过程监控、优化;
7.监控数据库并解决使用数据库时出现的问题;
8.进行性能故障分析;
9.掌握多种优化工具的使用和优化方法;
10.掌握常见优化算法能根据应用需求选择。
二、培训特色
1.本课程采取组合选修模式,采取三天管理与三天调优的方式,共计培训时长6天;
2.课程全过程贯穿实战项目的演示实验,使学员更好的掌握所学内容。
三、日程安排
1.Oracle数据库管理专题
第一天 上午 体系结构介绍及安装创建数据库
ORACLE12C新特性介绍
1.新特性介绍
2.讲解多租户概念,CDB和PDB维护
内容一:数据库体系结构
1.讲解数据库和实例关系
2.介绍数据库组成文件
3.介绍实例构成
4.讲解系统全局区SGA和进程全局区PGA
5.介绍数据库进程
内容二:安装 Oracle 数据库软件
1.介绍DBA核心任务和工具
2.设置系统环境,安装Oracle
3.灵活的体系结构
4.使用Oracle Universal Installer (OUI) 安装软件
内容三:创建 Oracle 数据库
1.使用数据库配置助手 (DBCA) 创建数据库
2.使用 DBCA创建数据库设计模板
3.使用 DBCA生成数据库创建脚本
第二天 上午 数据库管理(一)
内容一:管理数据库存储结构
1.讲解数据库逻辑结构
2.描述表数据存储(以块为单位)
3.定义表空间和数据文件的用途
4.了解和使用 Oracle Managed Files (OMF)
5.创建和管理表空间
6.获取表空间信息
7.描述自动存储管理 (ASM) 的主要概念和功能
内容二:管理用户安全性
1.创建和管理数据库用户帐户
2.对用户进行验证
3.分配默认的存储区(表空间)
4.授予权限和撤消权限
5.创建和管理职责及配置文件
6.实施标准口令保护功能
7.控制用户对资源的使用
内容三:实施 Oracle 数据库安全性
1.介绍DBA 的安全性责任及最少权限原则
2.标准数据库审计的启用
3.指定审计选项和复查审计信息
4.维护审计线索
第三天 上午 数据库管理(三)
内容一:备份和恢复的概念
1.确定 Oracle 数据库中可能出现的错误类型
2.描述优化实例恢复的方法
3.确定检查点、重做日志文件和归档日志文件的重要性
4.配置 ARCHIVELOG 模式
内容二:执行数据库备份
1.RMAN备份设置
2.使用RMAN备份数据库
3.创建增量备份
4.自动数据库备份
5.监控快速恢复区
6.备份过程监控
7.备份优化
内容三:执行数据库恢复
1.恢复丢失的控制文件
2.恢复丢失的重做日志文件
3.在数据文件丢失后执行完全恢复
2.Oracle数据库调优专题
第一天 上午 Oracle数据库调优(一)
1.数据库优化的总体思路和原则
2.优化内容范围
3.利用操作系统工具进行操作系统性能诊断
4.应用开发对性能的影响
5.优化工具介绍
6.动态性能视图讲解(系统统计、事件统计、活动会话历史)
7.基于等待事件的问题分析和诊断(Buffer busy waits案例分析)
8.常见等待事件介绍
9.Alert Log与Trace Files对性能故障诊断的帮助
第二天 上午 Oracle数据库调优(三)
1.数据高速缓冲区内部运行机制
2.数据高速缓存区的性能指标和判断依据,相关等待(Cache buffer chain latch等锁存器争用)
3.如何对数据高速缓冲区执行针对性的优化工作
4.共享池内部运行机制
5.共享池的库高速缓存、字典高速缓存的性能指标和判断依据
6.如何对共享池执行针对性的优化工作
7.日志缓冲区内部运行机制
8.日志缓冲区的性能指标和判断依据
9.SQL跟踪,硬解析问题处理
10.传统游标共享和自适应游标
11.SGA的内存调整,动态共享内存管理(ASMM)和自动内存管理(AMM)
12.12C中如何在PDB间分配内存
第三天 上午 Oracle数据库调优(五)
1.SQL语句的处理过程
2.SQL语句解析的优化
3.SQL语句执行计划解析
4.使用Explain plan分析执行计划
5.使用SQLPLUS的autotrace分析语句计划和统计信息
6.通过Sql trace查找有性能问题的SQL语句
7.使用10046事件跟踪sql
8.使用10053事件查看sql计划选择
9.CBO和RBO区别,基于CBO的SQL成本计算模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