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一直教导学生,在学问上要小题大做。同样,那些油画大师也是以做学问的态度来作画的,小作是他们创作态度严谨的反映。他们的“小作”充满真情,非常充实。而现今许多青年画家的作品越画越大,一出手就是一米见方以上,许多甚至达到2*3米以上,真不知该往哪里放。内容也非常空洞,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他们的作品本来也没有准备卖给你挂在家中的墙上,他们是盯着大户及机构投资者的。他们想画大画“卖大钱”。虽然里面也有少许佳作,但炒作居多,不知所云者居多。此外,这些大尺寸的作品对普通投资者而言,收藏及保存均很麻烦,已经失去了消费价值。我们认为:对一般投资者而言,失去了消费价值的油画是不值得投资的。
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象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陷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关于这幅画有一个故事。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