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是臆造银币吗?

  • 发布时间:2019-03-12 16:33:38,加入时间:2019年02月25日(距今227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八路博泰工勘大厦9A
  • 公司:深圳市埃莫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向经理,手机:13828770351 微信:xm13828770351 QQ:1057039526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由清政府度支部设计、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制,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庆寿冲喜用的专属纪念银币,亦是大清王朝最后一款祝寿纪念银币,设计精美,制作精湛,铸量稀少,尤为珍罕。

然而,由于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未被钱谱所收录,且该币没有满文,故泉界有人认为该币是臆造银币。

那么光绪银币丁末一两究竟是不是臆造银币呢?

慈禧一生中有三次重要的寿诞,分别是50岁、60岁、70岁寿诞。但诡异的是每次寿诞,都发生了中国割地赔款之祸事。1904年,慈禧70岁时,清政府置国家主权和人民生命财产不顾,让东北成为日俄争夺中国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控制权的“交战区”。难怪在慈禧迎接70岁寿诞之际,章太炎就充满悲愤地在上海租界《苏报》上写了一幅讽刺对联: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日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其益蹙,每逢万寿祝疆无!

但事实上慈禧和光绪帝的寿诞是在慈禧虚岁73岁(慈禧生于1835年,为“乙末年”)、光绪帝虚岁37岁(光绪帝生于1871年,为“辛末年”)的丁末年(1907年)举行的。为什么呢?因为在丁末年(1907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身体健康都出现了问题,此外民间又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叫来商量事 ”之传说,故对于慈禧太后来说,七十三岁是个重要生命关口,而且两人又恰共逢“末年”,故这一切急需“冲喜”,即搞点喜庆的事儿来冲一冲。慈禧本来要在70岁那年举行寿诞的,但时逢国家多事之秋,于是吸取以往教训,并考虑形象问题,故一拖再拖。直至丁末年,清廷才决定由溜须拍马大臣庆亲王奕劻和袁世凯为首,以“捐献俸禄”祝寿冲喜的方式为由,给慈禧和光绪帝庆寿“冲喜”,以利延长寿命,继续统治。于是专铸的“光绪银币丁末一两”祝寿纪念银币就此诞生了。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折射出其博大精深、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符号。

该币正面是两条扭身摆尾、飘逸自然、动感十足的古龙图案,双龙口既是一个“寿”之变体字,又像一颗龙珠,龙尾相交处是一个抽象的蝙蝠图案,意喻“双龙同贺,福寿双全”之吉祥语。同时“古龙”代表慈禧(由原慈禧五十岁祝寿银币“厂平一两”古龙图案演变而来)。反观其币背面,是两条龙鳞尖锐、昂首舞爪、龙态威猛的“时尚龙”,代表当年曾经年轻气盛的光绪帝。双龙口是一个太阳“日”图案,上有3条光芒线,而双龙嘴各有长龙须2条,合计4条,龙身旁及下方有3朵“祥云”,3条光芒线+4条长龙须=数目7,再加上龙身旁及下方3数的“祥云”,从上到下数,正好是73数目,这不就喻示了慈禧的73岁之年龄吗?再从下到上算,正好是37数目,这不就喻示了光绪帝37岁之年龄吗?所以,此币图案及数目合起来看就是为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共同祝寿:“双龙同贺,福寿双全,吉祥如意”。原来,该币昭示着为慈禧和光绪帝共同庆寿冲喜之意也,足见中国“龙文化”、“寿”文化交融之精华!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实物正面图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实物背面图

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是融合多种文化元素而成的银币,且其背面“一两”2字,似出自名家之手,其笔力刚劲,笔法精美,非常突兀,给人以强烈的艺术视觉冲击力,美轮美奂。该币是为慈禧太后、光绪皇帝共同庆寿冲喜而设计铸制的专属纪念银币,且仅限于大臣贵族之间行赏留念之用,铸量稀少,没有在市面流通,故没有满文设计。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于1908年同年去世后,战乱频繁,该币就大部分散落民间。

综上所述,其实光绪银币丁末一两根本不是臆造银币,而是属于真实存世,且非常珍罕的中国近代银币官铸大珍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