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动症给孩子带来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 发布时间:2019-03-13 16:34:10,加入时间:2018年05月15日(距今2545天)
  • 地址:中国»江苏»南京:南京市中央北路73号源泉科技园
  • 公司:南京德尔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陈国,手机:18362952802 微信:des6011

  ­

  许多家长应该注意到有些孩子会存有不自觉的吸鼻或伸脖子等古怪行为。儿科诊室也常常会遇到频频眨眼、耸肩,允许、伸脖子等症状的儿童,常常被作为五官科或许等疾病医治无效,做些身体部分CT查看也没有发现任何反常。保养一段时间还呈现了严峻的不自主的眨眼、耸肩等肢体抽动行为。殊不知,这些是抽动症的体现。

  什么是抽动症­

  抽动症易发于学龄时期以行为和言语妨碍为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患者的孩子行为的主要临床表现,如眨眼、耸肩、摇头、踢腿和扭转身体等。有些孩子不自觉将显示“哼”“啊”的声音。儿童抽动症严重会影响孩子的记忆力,甚至是学习和生活。因此必须早治疗。

  抽动症的临床表现­

  1、 轻症

  仅一组肌肉抽动,如眨眼、皱鼻、点头、摆头、耸肩等运动抽动。症状单一、固定、轻微,发生频率低。在患儿的努力控制下,可短时不发作,较易掩饰。

  2、 重症

  多部位肌肉交替出现抽动或同时抽动,如吸吮、呃逆、咀嚼等抽动症状,或表现为类似打哈欠、握拳、跳跃、甩手、跺脚等抽动,发生频率高,不易掩饰而受人们注目,为此患儿感到非常痛苦。

  此病病程持续时间长,易复发。积极治疗的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孩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

  首先要给患儿宽松的环境,抽动的发作不受自主控制,责骂或嘲笑只会加重病情。家长不要过于关注孩子的抽动症状,不要过多提醒,不要太疲劳,睡眠充足。避免过度紧张,保持良好的心态,要让孩子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2

  控制饮食。保证孩子吃饱吃好,零食饮料少吃;忌辛辣油腻,忌高糖饮食,切忌暴饮暴食。胖小孩要控制饮食,睡前不要吃宵夜。饮食方面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多食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尽量避免刺激性、热性及兴奋性食物,如冷饮、辛辣食物、牛肉、羊肉、狗肉、咖啡、巧克力、雪碧、可乐、红牛等功能性饮料等。

  3

  控制屏幕时间:指儿童面对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屏幕时间。每天最多1小时。以轻松的内容为主,不能观看惊悚、恐怖、刺激惊险的影视作品,不玩电脑游戏、手机游戏。

  4

  避免冷刺激:不宜冷饮,空调温度不宜过低;有些孩子应避免游泳。

  5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鼻炎、咽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以免诱发或加重抽动的发生。

  6

  患儿抽动严重时要注意患儿安全,防止碰撞,跌伤及自残行为。

  孩子抽动是一种病症,会给患儿的学习、日子及正常生长发育都带来严峻损伤。因为无法控制抽动行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学龄期患儿普遍存在学习困难。跟着年纪渐长,特性开展日益歪曲,形成孤僻、自卑、怯弱等消沉品格。不少患儿对外界影响变得反常灵敏,存在自残、猥亵及进犯性行为,成年后乃至开展成暴露癖等反常行为。

  抽动症对儿童的伤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引发学习困难。抽动症的孩子会不自觉的抽动或声音往往会引起孩子分心,严重的患者,眼睛很难盯着书看。一些孩子在课堂上尽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抽搐,但注意力还是不能集中在老师的身上,成绩也就越来越差。因此受到同学、老师的歧视和嘲笑,使孩子觉得上学累,从而产生厌学。

  其次,个性发展问题。抽动症儿童从童年开始,这一阶段是孩子的自我意识,从“自然人”到“社会人”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在与成人和同伴的关系,他们的自我意识,形成一个意见和评价,如他是聪明或愚蠢,是美丽还是丑陋,等等。

  孩子缺乏独立的能力的自我评价,自我评价大多是来自外界。期间从外部世界的积极或消极的评价,对孩子的自我意识和个性会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抽动症患儿由于在这一阶段被父母责备、老师批评、同学嘲笑,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伤害。抽动症患儿,不仅难以建立自尊、自信,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很容易产生反社会人格,有些孩子会发展成青少年品行障碍。

  第三,社会退缩和社会障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社会交往和人际关系将逐渐扩大,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高级的情感体验,如荣誉感、责任感等等。如果抽动症患儿不积极的治疗,特别是抽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将会影响儿童的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

  那么抽动症该怎么进行治疗呢­

  经颅磁刺激仪

  它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脉冲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主要是大脑)在刺激部位产生感应电流,改变皮层神经细胞的膜电位,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

  ——rTMS经颅磁刺激克服了电流不能进入颅脑的缺陷

  颅骨是不导电的生物体。采用传统的电刺激方法电流无法进入到颅内,电流就无法刺激到大脑。而电磁具备了与生物组织磁导率基本一致的特点、磁力线容易穿透颅骨到达脑内较深层组织,电磁作用在脑细胞上生成感应电流,在适当加大电流的情况下,电场可改变细胞自身的膜电位,促使细胞轴突发生变化,通过重复rTMS的刺激,对大脑神经元和相关功能进行调理。

  温馨提示:孩子一旦呈现了抽动症症状,要及时采用科学的办法进行医治,对孩子负责,给他们一个健康高兴的童年。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