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CM439合金钢介绍
SNCM439是一种高强度镍-铬-钼合金结构钢,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高负荷机械部件制造。
一、化学成分
SNCM439的主要化学成分如下
碳(C):0.36%~0.43%,提供基体硬度和强度;
硅(Si):0.15%~0.35%,增强脱氧和强化作用;
锰(Mn):0.60%~0.90%,改善淬透性;
铬(Cr):0.60%~1.00%,提高耐磨性和抗腐蚀性;
镍(Ni):1.60%~2.00%,增强韧性和低温冲击性能;
钼(Mo):0.15%~0.30%,细化晶粒并提高回火稳定性;
杂质限制:硫(S)、磷(P)≤0.025%,铜(Cu)≤0.025%,以减少脆性。
二、力学性能
SNCM439在调质状态下的典型力学性能为
抗拉强度(σb):≥980 MPa;
屈服强度(σs):≥835 MPa;
伸长率(δ5):≥12%;
断面收缩率(ψ):≥55%;
冲击功(Akv):≥78 J;
硬度:≤269 HB(未热处理状态),调质后可达241~341 HB
三、热处理规范
SNCM439的热处理工艺直接影响其性能,常见规范包括
淬火:850℃油冷,确保均匀的奥氏体化;
回火:600℃水冷或油冷,消除内应力并调整硬度;
其他处理:
退火:820℃高温退火或670℃低温退火;
正火:820~870℃空冷,细化晶粒;
调质处理:淬火+回火,适用于高强度要求的零件。
四、应用领域
SNCM439凭借其高强度、高韧性和耐磨性,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
汽车与机械制造:齿轮、传动轴、高强度螺栓、连杆等承受高负荷的部件;
航空航天:飞机起落架、发动机轴类零件;
工程机械:重型设备中的销轴、万向节;
特殊用途:经渗氮处理后用于耐磨零件(如制动系统组件)。
五、产品特性与注意事项
特性优势:
高淬透性:油中临界淬透直径达18~33 mm,优于40Cr钢
耐磨性:适合摩擦环境下的长期使用;
高温稳定性:在高温回火后仍保持良好强度
加工限制:
焊接性差,需预热至高温(200~300℃)并焊后消除应力
存在回火脆性倾向,需控制回火冷却速度
六、供应形态与标准
供应形态:圆棒(Φ16~250 mm)、板材、六角钢、锻件及特殊定制尺寸
执行标准:JIS G4053(日本标准),对应国际牌号包括美国ASTM 4340、中国GB 40CrNiMo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