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国监狱系统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总体安全观,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改造的新思路新手段。其中,运用现代心理科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矫治,对促进教育改造质量的提升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对服刑人员开展心理矫治的意义
首先,罪犯走上犯罪的道路往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其中因人格变异、心理危机或情绪障碍造成的犯罪不在少数。
研究表明,在押服刑人员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于正常人群。焦虑、抑郁、情绪波动大等现象在服刑人员中比较普及,自残等极端事件时有发生。
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就是监狱综合运用心理学理论和现代心理咨询及治疗技术,通过心理危机干预等活动,有效维护服刑人员心理健康的一种科学教育。心理矫治是对监狱传统改造手段的补充,提高服刑人员改造成效有重要意义。
二、心理评估是心理矫治的前提
心理评估就是对被评估者的各项心理健康指标进行评价和鉴定的过程。对服刑人员进行心理评估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和隐患,并为后续的咨询、治疗和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
三、心理矫治重在预防
罪犯心理危机的发生是由其内在的心理障碍引起,由偶然事件刺激而诱发的,是可以预防和干预的。
1.对服刑人员家庭遭遇突发负性事件及时干预。
2.对严管禁闭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3.对入监适应不良的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4.对即将出监的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5.对离婚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6.对逝去亲人的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7.对加刑的服刑人员及时干预。
8.引导服刑人员依法申诉,促进涉诉服刑人员思想稳定,杜绝无端上访和无理缠诉。
四、心理矫治的主要技术和方法
(一)建立有效咨访关系
做好服刑人员心理矫治工作的首要条件就是要建立起有效的心理咨询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咨访”关系。
在咨询过程中,既要准确搜集来访者倾诉的事件细节,还要透过表面的叙述判断其内在的问题成因。要抓住对方一闪即逝的不合理信念予以深刻揭露,探究其形成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
(二)准确判断人格特征
要探究其成长经历,如儿时受到的暴力等,要尽可能地搜集他的家庭成长信息,了解他最难忘的记忆,近期经常做的梦,以及家族类疾病及本人近期的身体状况等,根据心理学原理判定其人格属性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有时还需结合来访者说话的语音、语调、语速及体貌特征和肢体语言综合评估。
在心理咨询的实践中,笔者总结出四种人格属性特征,即奉献型、索取型、竞争型和逃避型,每种类型可分对社会有益和无益两种,对社会无益就是不健全的人格,我们就要帮助他矫正。
(三)探究心理危机发生的原因
首先,心理危机的发生是由个体内在的心理障碍引起的。
其次,这个心理问题的产生一定是以内心极度冲突的方式表现出来。根据这个冲突对其生活造成的困惑、苦恼程度和病程长短,可分为严重心理问题和一般心理问题。
再者,心理问题的形成一定是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发生了偏差,导致主观恶意夸大了事件的严重程度及后果,必须依靠他人的引领、帮助。
(四)矫正不合理认知
犯罪心理就是由诸多不合理的信念组成。教育改造就是把罪犯的人生追求引导到对个体和社会有益的方向上来。
仅就苏格拉底谈话法来阐述矫治原理。通过同来访者的交谈,了解他遇到了什么事,想要用什么方法解决,不管他说出多么荒唐的解决方法,都不要马上否定。最后教其解决方法,并将科学合理的世界观“置入”到他的脑中。
稳固积极认知与消除消极信念一样,都是心理矫治中必不可少的方法。“你有梦想吗-”、“真棒!”等,咨询师在倾听时还可以采用点头微笑、竖指赞许等肢体语言传递认同和信心。
五、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手段——团体心理培训
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心理上完全或永远健康。监狱心理矫治工作应面向监狱全体服刑人员。
团体心理培训因其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特点,已成为向全体服刑人员实施心理矫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
在新时代监狱教育改造实践中,要高度重视发挥心理矫治攻心治本的作用,把心理矫治作为监狱道德、法制教育等有力补充,全方位、多层次地推进教育改造工作,提高教育改造的质量,促进监狱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本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设备安装、调试、教学、、心理咨询中心整体设计装修等等。
例如:心理接待室、个体咨询室、沙盘治疗室、放松减压室、情绪宣泄室、心理测评室、团体活动室、心理阅览室、心理咨询中心整体建设等设计方案。也是生产心理设备厂家,生产包括:心理设备、宣泄器材、心理产品等。
主要提供设备有:心理沙盘、音乐放松治疗椅、情绪宣泄器材、呐喊宣泄器材、击打宣泄器材、心理自助设备、心理测评档案软件、团体活动包、艺术辅导箱、团体活动桌椅,配套相关的办公、运动设备等等。
提供心理产品(软,硬件)及心理咨询室建设运用综合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