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齐刀币的新发现!

  • 发布时间:2019-03-18 12:33:18,加入时间:2019年02月25日(距今2274天)
  • 地址:中国»广东»深圳: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南八路博泰工勘大厦9A
  • 公司:深圳市埃莫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向经理,手机:13828770351 微信:xm13828770351 QQ:1057039526

春秋战国时的齐国,是海岱之间的东方大国,拥有山泽渔盐之利,商业十分发达, 齐国货币 一直保持自己独立的刀币体系,到其晚期才出现圜钱。刀化从春秋时期即流行于齐国,种类多, 制作精整 。从刀币型制看,有大有小。铭文自春秋以来一直沿用"节墨之法化"、"节墨法化"、"安阳之法化"、 "安阳法化"、 "齐之法化"、"齐法化"、 "齐建邦法化"、 等几种。这几种齐刀币笔者皆有藏和研究。

在目前的齐刀币中,名气者莫过于齐六字刀《 齐建帮长法化》,一是因为它的铭文字数最多,铸有六个字;二是铸制厚重精美,为田齐开国纪念币性质。

随着当今社会大开发风暴到来,古泉界也成了多事之秋,本来就名声大噪的齐大刀,又有新成员露世,即齐九字刀币《齐邦阳城结信之法化》 。笔者藏有这齐九字刀币,并对其进行考证:

首先,(一) 钱文。 齐九字刀币,铭文古篆字 ,即大篆,为先秦货币常见书体,这种书体,因为手工铸制时代,铭文多出于匠人之手,字体灵活多变,有添笔、省笔、传形、位移等。笔者查阅大量齐国文献,将这枚新发现齐九字刀币铭文译为,“齐邦阳城结信之法化”。其中,九字铭文中,第一、二两个字“齐帮”, “帮”字通 “邦” , “齐帮”, 即齐国的友邦、邻邦、邦国之含义。第二、三两字“阳城”,纪地名“阳城”,古齐国境内地名 “阳城”有两处, 一处在山东临朐,齐长城附近,属春秋时纪国,齐相管仲封地于此,西面是古谭国。二处在山东滕州,城西二十公里,属古藤国。笔者认定钱文中为临朐“阳城”,一是因此“阳城”为春秋第一相,齐相管仲封地,是齐与邦国结盟活动地带;二是此地附近也曾出土过齐刀币,如《谭邦之法化》,钱文风格与笔者考证的齐九字刀币风格相近。 (《左传•庄年》:“冬十月,齐师灭谭。谭子奔莒。”也就是“纪侯大去其国”六年后,齐师灭谭。这时齐襄公已死,由齐桓公继位。) 第五、六两字“结信” ,是结盟取信之意,当时的齐国为安抚,结盟、取信邦国,也即”拘之以利,结之以信”用币。 从这两个钱文看此币也是具有纪念性质的货币。 第七、八、九字是“之法化” ,即法定货币。

(二)钱绣。此齐九字刀币,发现于春秋争霸时齐、鲁、魏、卫、郑、晋、赵、燕等诸侯国交界之地。此地出土的先秦货币种类繁多,有几十种,锈相尽管千变万化,由于埋藏环境相近,也能发现共同点,即币上或多或少都有白色析出物质。笔者提取了白色物质,进行化学检测,这种像碱一样白色痕迹,是土壤当中的弱酸和青铜中的金属成分锡反应,析出的白色物质-----锡酸盐。总言之,此地出土的青铜货币,锈相就有这特点。笔者比对了同地出土的战国时期三孔布币,币面也有这种白色痕迹,布币的一足笔者清理时不慎断掉,可观察其截面(见下图),其绣已入其骨髓,币的金属成分已发生了质变,同宗互证,齐九字刀币上的绣斑是自然形成。

下面图片是显微镜下拍摄的九字刀币的微观图,一百倍放大镜拍摄,可见其锈迹层次丰富,锈迹多彩,作伪者做锈迹只能从外部做上去,短时间不能从内部生成,做上的锈不会分多层次,总之,齐九字刀币的绣相,眼观,科学检测无疑。

第一枚齐九字刀币正面微观图

第一~枚齐九字刀币反面微观图

第二枚齐九字刀币背面微观图

(三)型制。从刀币型制看,由刀首、刀身、刀柄和刀环四个部分组成。刀之缘以外廓,刃不向外,向左而不向右,刀首近于三角形,刀身和刀柄是两个近似的长方形,刀环呈圆形,这几种几何形体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平稳周正、丰满、圆润的器形美。笔者考证的齐九字刀币,刀环的直径是24毫米,通高170毫米,刀环的直径与刀身的长度是1:7.5,(这个比例与其它版式齐刀币相符,如《即墨之法化》、《安阳之法化》、《齐法化》)这个比例,也恰好是人的头部与身高的比例。很微妙,整个“刀币”的长度,又几乎是人手的长度,如果将6枚刀币首尾相接,可组成一个圆形。据《周礼-考工记》载:“筑氏为削,长尺博寸,合六面成规”。笔者用六把大小长短相近的齐刀,做了围圆(下图)。此齐九字刀币与齐大刀形制的突出特征相吻合,因此,为齐刀币无疑。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