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2月发生成都兵变以尹昌衡、罗纶为正副都督的四川军政府取代了成立仅12天的大汉四川军政府。新的四川军政府成立之初即面临着需用日繁、度支日绌的财政困窘局面。军政府迅速接管了四川成都造币厂,决定铸造四川铜币以应急。民国元年(1912年)4月,四川成都造币厂奉四川军政府之命,开模铸造“军政府造四川铜币”(也称“汉”字铜元)。军政府造四川铜币。篆书“汉”字四川铜币有5文、10文、20文、50文、100文五种面值。
“汉”字底有数十条横直纹,因而钱币收藏者也称之为“汉”字铜元。“汉”字圆圈外还环绕有18个小圆圈,代表当时的十八个省份。把18个小圆圈围绕着“汉”字联成一体,寓意十八省人民团结起来共同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而战斗。
四川铜币一直被收藏家们视作无价之宝。地域性政权发行货币的时间也相当短,加上流通地域狭小,所铸货币价值不菲。另外,由于改行纸钞,铜币发行量较少,故价格也较高。“四川铜币”存世量较为稀少,在2008年开始已经突破八十万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