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世上稀少的大清金币

  • 发布时间:2019-04-04 10:31:28,加入时间:2019年03月28日(距今2234天)
  • 地址:中国»广东»广州: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华强路1号
  • 公司:广州众凯文化交流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曾顾问,手机:13660304870 微信:ZQH-huai13660304870

 金,作为中国的贵重金属,充当货币的职能由来已久。中国最早的金币,要推战国时期楚国的印子金,即是有铭文的扁平金版,印有数个至数十个方形阴文“郢爰”印记,含金在90%以上,甚至达99%;另外的“郢爰”肖仿前者,只不过铸于陈地,也是楚国金币。除版状金币外,历代还有各式各样的金锭、金铤等金货币。由于金的物理属性及社会价值衡定性,金成为货币的理想承担者。

  

  以往由于开采量低,黄金从未在中国圜法上扮演重要角色。十九世纪中叶后,全球各主要国家竞相采用金本位制,导致金贵银贬,使银两本位的中国在国际汇兑上亏损巨大,逐渐兴起改革币制之声,但清政 府并不积极。至甲午战败和庚子之变后,因赔款以黄金为计算标准,金银兑价不利造成偿还时所谓的“镑亏”倍增,朝野急谋对策,于是有彷效欧美从速实施金本位之议。这两款金币呈请制作的公文档案虽未见披露,然后李伯琦1934年发表于《学风》第4卷第6期上的《中国金币考》内的一段记述颇具参考价值:“大清金币,光绪丙午、丁未年,北洋厂铸,乃日本雕模,较一般银圆略大,用赤金,重库平一两,背蟠龙纹,面中‘大清金币’四字,左右‘丙午’或‘丁未’二字,下‘壹两’二字。”&ldqu袁项城督直时,铸千枚进呈慈禧太后云:‘备慈圣年赏之用。’实则臣贿其君,于《币制则例》毫无根据,故名曰币,实不得谓之币。间有流落人间者,多售于银楼,或改制簪珥。故铸数虽多,而人间见者鲜。

  

  光绪丙午年造大清金币库平一两样币一枚,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试铸,纯金铸造,光边大云版,光泽完美,品相上乘的钱币收藏品。金盾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总厂试制“大清金币”,币面镌帝号及岁次“光绪丙午年”造,次年再造岁次改丁未(1907年)的金币,这是中国首次以中央名义制作的金币,也是清代唯一的一次。在清末外国银元大批涌入中国前,中国币制仍未脱离“秤量货币”范畴,但在形式上已形成“元宝”制。基本形制为圆形钱,大概在清嘉庆年间银币才仿造出新式银元,至此中国的货币脱离秤量货币体系,具有现代形式。

  

  大清金币”虽以试铸成品,但总因我国 藏金有限,终未能实施流通,今存世也甚少,丙午丁未大清金币的银质和丁未红铜试铸样币,均为仅见之品,应比金币更为珍贵。 曾有一说,清廷当时曾拟定行铸金银铜三品,而天津造币厂试铸的大清金币图案,因在币面上遗漏了大清王朝的满文,造成严重的失误,故此种试铸金币进呈御览时,引起不悦而遭否定。

  

  大清金币虽仅五种,却当得起填补阙如之重任,且无不出于皇家御令所制,供天子御览,沾满了堂高廉远的华贵之气。囿于当时的银本位制度,民间其实缘悭一面,根本无福染指,谓之“皇家金币”,亦属名至实归 历史上,我国很多朝代有用青铜、白银作货币原料的,用黄金的就极少。而大清金币,是大清刚刚建立时用外国的金币模具制作的,仅仅只有数枚。

  

  此枚大清金币,由于背面图案为一蟠龙,故俗称“龙洋”。品相完好,做工精湛,因铸行量较小,又属贵金属币,愈显珍罕,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并仍具升值潜力,是收藏者难觅佳品。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