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汉斯德春季拍卖精品
名称:袁世凯银元一组(错版)
规格:重:73.1g
1912年4月袁世凯出任大总统。北洋政府鉴于当时铸币、纸币十分复杂,流通的中外货币在百种以上,规格不一,流通混乱,折算繁琐,民众积怨,同时也想借助货币改制以解决军费问题,便决定铸发国币。袁世凯为了提高自己的统治地位,趁机把他的头像铸于币面,“袁大头”由此而来. “袁大头”首次的铸造时间是民国三年,而且该币被定为中华民国国币,因此,它在我国的钱币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古钱币的价格是由存世量、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判断的,而且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波动。
简单一句话,试铸币的制作版式,绝对是和流通币在规格上是一样的,只是试铸币是一个标本,流通币是根据标本制作出来的钱币,总体保持一致。
试铸币存世量极少,流传到民间的更少。试铸币就是没有进入市场使用的。其实民国试铸币就是当时从国外买过来的机器,因为第一次铸造,用银改为铜,用铜水冷却后机器铸压,试铸币是当时的完成品样品。是后续铸银币的对照品,整个国家这种版别才几枚到十几枚而以。机制币的制作生产,从祖模设计、工具模翻制,从铜料熔炼,到压轧铜板、制作铜饼、晃洗、退火、滚边、印花等,前后涉及到的工艺流程有十几个环节,需要不同技术工种紧密配合,可以说机制币的生产过程,就是一件艺术品的绘制过程。
此次征集到的这一组袁世凯银元一组(错版),而且这三枚钱币还是错版的,位移比较明显,该铜币铸造成型于百年之前,几经历代的传承和沧桑,更显其自然大方和质熟古朴的旧币品相,磨损处的光滑表面,在阳光下依然习习生辉。这枚试铸币的图案设计的正面图案,中间为袁世凯戎装左侧面像,上方为“中华民国三年”背面图案是两株交叉的稻穗,中央为“壹圆”正面镌袁世凯侧面头像及发行年号,背面铸嘉禾纹饰与币值,该币的外环是直齿边。袁大头普通币正面寓意“民主、共和、宪政及君主立宪“之思想希冀。背面的嘉禾之图案寓意国家重视农桑、以民生为本;其另一思想取其家和之谐音,寓意家和万事兴之意。“袁大头”在货币收藏界被称为银元之宝,它是中国近千种近代银币中流传最广、影响及大的银元品种,也是近代中国币制变革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