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清政俯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颁布统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铸。故全国共个省局铸遗的“大清铜币”,尽皆镌铸干支年号,无一例外。现存世的清代“大清铜币”当十,共发现乙已、丙午、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已酉(宣统元年,1909年)、辛亥(宣统三年,1911年)六种年号。
大清铜币铸造工艺精细,收藏价值极高,因存世量极为稀少,导致当代铜圓收藏爱好者每每以搜寻不同版式铜圆为较大乐事,偶有新版式铜圆发现,则欣喜若狂。清代铜圆版式繁多,尤以户部大清铜币为最,在收藏界广追
捧。从藏家和市民的接受程度看,预计后期大清铜币的价格还将犹如破竹之势狂涨。
大清铜币”当十铜圆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户部铸造者外,地方各省所铸铜圆,皆在其正面中央镌刻
阴文或阳文省名简称。计有:1、中央户部;2、直;3、吉;4、奉;5、汴;6、鄂;7、湘;8、川;9、云;10、澳;11、川滇;12、赣;13、闽;14、粤;15、浙;16、苏;17、皖;18、东;19、宁。其中,吉字最少;川澳、云字次之;滇、赣、苏、浙、东字再次之。
此枚大清铜币户部当制钱十文,直径2.8cm。正面珠圈内直读“大清铜币”四字,币心凸起处有一湖北省简称
“鄂”字;珠圈外上环满文,满文左右有干支纪年“两午”字样,说明此币是在光绪32年所铸:左右分列“户部”一
字,注明由此币的发行部门:下环币值“当制钱十文”字样。
钱币背面中央为蟠龙图案,神龙威武,道劲有力,皇族尊贵气息一览无余,上环“光绪年造”字样,左右下环英文,表现出了当时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的交融,极具历史意义。
大清铜币是钱币收藏的大类,历来都受到很多藏家的追捧,不同版别的大清铜币都有独特的韵味,值得藏家深品。钱币虽小,也可管窥当时社会文化及经济一斑,更凸显当时制造工艺的精湛,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