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古钱币收藏越来越活跃,更多人注意起古钱币的价值。四川造币厂造双旗币和四川铜币是中国钱币中的精品,有着历史的熏陶,具有深远的历史纪念意义。由于历经百年风雨,存世量十分稀少,尤其是品相好的更为稀缺,因此深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1913年(民国2年).因尹昌衡率军人藏平叛而代尹继任四川军政府都督的胡景伊,在继续铸造“汉”,增铸重七钱的二百文大面额铜元一种。币面中心直书“贰百文”面值.两旁分列嘉穗图案,上沿糖年号“中华民国二年”,下沿锈厂名“四川造币厂造”,左右分列十字花星。钱币背中央为交叉双旗图,外环殊圈,上沿锈英文“THE REPUBLIC OF CHINA”(中华民国),下沿锈英文“CASH(200仙)。这是民国时期四川铜元中使用英文的一种。铸造钢元面额愈大,获利愈厚。胡景伊铸造之二百文铜元。一枚可换当十文铜元二十枚。一枚十文铜元重二钱,二十枚共重四十钱,而一枚二百文铜元仅重七钱,故胡景伊每铸一枚二百文铜元,即可掠夺人民财产十文银元十六枚半。当年所铸二百文铜元则多达200万枚左右,此后逐年增大铸量。1917年(民国6年)罗佩金、戴戡人川主政后,干脆停铸十文、二十支四川铜币,其铸五十文、一百文四川铜币及二百文双旗铜元。至民国13年前后,四川境内大面额二百文铜元完全充斥市面,小面额铜元销声匿迹,或流出省外,或被熔化改铸。民间交易缺乏小面额铜元找补.不得已而将双旗二百丈宰为两半,或宰为四块,当一百文及五十文使用,四川民间俗称其为“宰板”。
双旗币的成交记录:
铜币双旗五文-------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铜双旗币(中华民国)-----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湖南省造双旗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湖南省造双旗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
民国四川双旗一角银币、铁币--成交价:RMB成交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