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附楼五层梁板各5个各1点伸出墙面管道的防水处理:伸出墙面管道在管道与找平层之间应预留20×20mm的凹槽嵌填密封材料,以适应管道的胀缩,然后做附加增强层,后做防水层。,口碑好,(2)弹线:将房间依照塑地板的尺寸,塑料地板的放置位置,并在地面弹出十字控制线和分格线。
e.导线应绑扎成束;(1)钢筋工程控制程序图
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在施工队伍进场后,将在现场搭设通道。地面:从东南影像中心到东北角的绿色通道满搭通道防护棚。通道防护棚采用φ48钢管搭设、两层防护,上面一层满铺兜网、绿网、竹跳板,在竹跳板上再加设一层钢板网,下面一层满铺竹跳板、黑色防晒网,外侧用网封闭,在两头进口处注明“通道”四字,并挂设标志牌和警示牌,定期清理通道上的杂物,证道路畅通。
现浇板钢筋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四、砌块隔墙施工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
1、基础层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上层的钢筋长度+设计构造要求长度
2、中间层
柱纵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3、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应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计算其长度。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4、柱箍筋
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为证总目标的实现,要以、为、以进度为核心。首先,以总进度网络为依据,按进度阶段的不同,分解为多层次,再按各层次分解为不同的进度分目标,建立起一个以分解进度目标为手段,以进度控制为目的的进度控制目标现场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进出场的人、车辆须进行登记、检查,现场每位员工必须带胸上卡,对来访者要进行登记。
(四)急性中事故的应急救援严格按IS执行: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附属设备应为定型产品,并应有产品出厂合格证。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基础(砼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综合单价包干,工程量按竣工图实结,第三方审价机构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的初步审核中,已经对工程量进行了计算,并与施工方进行了数次核对。基本可以认定双方对工程量已不存在分歧。
混凝土柱工程量
1、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1)式为按GB/T计算公式,用于计量精度要求较高及处理计量交接纠纷时使用。
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IjS=8=170A,根据级配原则,对于进线总开关初选HRer=200AIjs1提出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一般由编制焊接工艺者提出,经焊接责任工程师批准)。
5)点运行所需工艺、、工装、计量、检验检测、考评办法等文件必须明确齐备,编制应坚持技术先进性和经济合理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制完成后应报请审批;文件编制应按如下要求执行:工艺人员应按设置原则确定的工序点并根据产品设计和工艺要求中的特性重要性分类和缺陷分级以及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编制钢结构造价工序点明细表》,设计绘制造价工序点流程图》,明确标出建立点的工序、特性、要求、检查、测量工具、以及采用的工具(图表)等。由技术部组织工艺人员、生产人员、检验人员等对工序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点特性的主导因素。(2)、单层压型屋面板项目经理部保存双方签字确认的技术交底记录。
13材料库m265(m3/月)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