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在浇筑完混凝土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湿养护,要使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在混凝土未达到设计要求强度之前,不允许在上面踩踏或装模板及支架。(2)生产副经理(兼总监):直接对生产负责,督促、排各项工作,并按规定组织检查、做好记录。督促施工全的生产,纠正,配合有关部门排除施工不因素,排项目部活动及教育的开展,劳用品的发放和使用。
喷涂施工前应将窗户用塑料布遮挡司机上岗前进行使用技术交底,经抽检合格后上岗。
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
(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 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
(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或24 d
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造价电缆线路施验收规范》单位工程总进度计划,由工程部汇总、工程技术部核实、项目经理组织相关单位进行会审,监理单位审核,甲方审批;
现浇板钢筋
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
(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 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分析该工程的具体情况及工程,主要风险会出现在非技术方面及建筑材料供应不足和原材料涨价的问题,势必会影响到预期的工期。为了克服物资方面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机构上设置专门设物资的供应和物资供应市场的动态把握分析,及时作出对策信息的形式
现浇钢筋混凝土柱钢筋
1、基础层
柱主筋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上层的钢筋长度+设计构造要求长度
2、中间层
柱纵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度
3、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应根据规范设计要求计算其长度。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
4、柱箍筋
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风险定义卸车(船)损耗量=卸油量-收入量
⑵纵横向水平杆采用附加杆与剪力墙,如下图:
混凝土垫层工程量
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
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
2、整板基础、基础垫层的体积
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
混凝土基础工程量
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
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
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
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
3、基础(砼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A×B+(A+a)(B+b)+a×b]+A×B×h2
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
6、苗木卸车完毕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到现场对苗木进行验收。
混凝土柱工程量
1、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H×(A×B+0.03×b×n)
式中:H——构造柱高度A、B——构造柱截面长宽b——构造柱与砖墙咬差1/2宽度n——马牙差边数
8、注意施工场地的选择和施工时间的安排以噪音污染。
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
其中柱高:
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极端气温℃(1台备用)DN100/200
2一元化净水器YF-175台2生产能力Q=6m3/h小 计砂综合t
(三)混凝土防渗墙施工压力管道进口渐变段为Ⅳ类围岩,且为平顶开挖,分为上、下两层短台阶开挖,上层采用中导洞形式,下层底部开挖时预留护层2.5m。施工主要采用YT-28手风钻造孔,自制平移台车配合钻孔和装药,出渣采用3m3侧卸装载机翻渣至7号公路,反铲配合20t自卸汽车出渣运至干笔河渣场。为压力管道平洞段的交通要求,出渣时隧洞底部预留约1.5m厚的石渣形成7.0 m宽施工通道,待混凝土浇筑前挖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