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1989年12月5日),江苏徐州人。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画家齐白石的弟子。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13岁时学画山水。43岁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49岁为变革山水画,行程数万里旅行写生。72岁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晚年用笔趋于老辣。擅长画山水、人物,尤其擅长画牛。代表画作有《漓江胜境图》、《万山红遍》、《井冈山》等。代表画集有《李可染水墨写生画集》、《李可染中国画集》、《李可染画牛》等。
早在20世纪50年月,北京荣宝斋就在谋划李可染的作品。其时的一件4尺3开的“牧牛图”每件约六十元左右,山水作品每件约七十元。1979年后,李可染的画作价位大幅攀升,同样尺寸的牧牛图约七到八千元一幅,山水一到二万元一幅。
李老曾经说过他的山水画很难摹仿,画中笔触许多、很重大。现实上对李老的画研究研究,就很容易分辨出来他的画用笔像写字,每笔都有笔力,没有很高的书法功底是基础做不到的。另外看线条,一样平常来讲,写意画很难。譬如八大山人的画也难造,想造也造不了,由于模拟的人基础没有那么大的功力。虽然只是几根线条。虽然画中的用墨也是一样,纵观此作的用墨,要没功夫也难。画中层层叠叠都是远树,体现出光与条理,其效果要画的恰到利益。李老画山水画,为了要条理深挚就用积墨法,积墨法主要也难,在宣纸上将墨一层层往上加,画上每一文字都需生动鲜润,也不是随便加上去的。在墨的浓淡条理上若是没有足够的功力,画到黑处就画死了、脏了,画到淡处就漂了、浮起来了、没力了。李老的山水画画不完,每件作品都能永远能画下去,但也画不死,是怎样画都是活的,越画越亮,由于墨色有较量。哪块是亮的,其他地方由此为依据,然后一层一层画上去。画有色阶,分条理是很是清晰的。
在素描方面,李可染认为素描是研究形象的科学,素描唯一的目的就是准确地反映客观形象。形象描绘的准确性,以及体面、明暗、光线的科学道理,对中国画的发展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李可染也提出过“采一炼十”的主张。意即,采矿是艰辛的,冶炼更加需要付出倍百倍的劳动,真正的艺术创造必须兼有采矿工人和冶炼家双重艰辛和勤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