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钱币

大清铜币中间带字与不带字的 各局年号

  • 发布时间:2019-08-10 14:37:36,加入时间:2018年07月19日(距今2156天)
  • 地址:中国»江苏»苏州:中华园西路99号新江商务大厦
  • 公司:江苏鉴宝斋拍卖有限公司,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已认证
  • 联系:李先生,手机:18621868113 微信:L_H_J_GW 电话:0512-57781770 QQ:522725788

近年来随着网络逐渐发达 和各种拍卖公司的兴起 各种钱币各古玩都出现了、其中最多的就是钱币这一块、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大清铜币、看看它到底有多少种、

大清铜币”是清政府继“光绪元宝”之后在全国推行的第二种铜元。1900年光绪元宝问世以后,铜元为商界和百姓所认可,旋即行用全国。但是由于私铸、减重、流通受阻等诸多原因,铜元的信用度开始下降。为了挽救铜元在流通中的颓象,加强中央对铸币权的控制,清政府对此进行整顿。光绪二十九年(1903),天津设立户部造币总厂,1905年竣工后就开始铸造“乙巳”年“大清铜币”,并由此取代光绪元宝。另一方面,清政府颁行《整顿圜法章程》。“章程”共十条,主要内容包括:

“铜币成色用九五紫铜、五厘白铅”“分量定准:当二十者,重库平四钱,当十者重库平二钱,当五者重库平一钱,当二者重库平四分。由户部颁发祖模,均与总厂所铸相同,惟于正面加铸省名一字,以便查考”“铸币乃国家特有之权,今各省官局既不准添设分厂,更无转准商办之理”。一系列措施对新铸“大清铜币”的成色,重量,祖模等内容进行了规定,从而统一了铜元的格式、成色和名称。

“光绪年造”大清铜币的面值主要有当制钱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四种,据铜币中阴文或阳文汉字可知粤、闽、苏、宁、淮、吉、皖、鄂、湘、奉、直、浙、赣、川、滇、云、汴、东等地均有铸造。然而,清政府这次的币制改革收效有限,铜币泛滥之灾愈演愈烈。1910年,清政府颁布《币制则例》,实行银本位制,铜元为辅币。1911年推出了“宣统年造”大清铜币,面额有“二十文、十文、五文、二文、一文”等数种。随着辛亥革命爆发,“宣统年造”大清铜币并未流通,清代铜元的铸造也就戛然而止

清代铸造机制铜圆讫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始,至1911年(宣统三年)止,历时十余年。1900年广东开铸铜圆之后,清政府谕令沿江沿海各省仿铸时,并未规定统一的格式。全国各地皆自行开模铸造,各行其是。因此,大多未曾镌刻纪年,仅江南、江苏、奉天三省,除铸造无纪年当十铜圆之外,另铸造了数种干支纪年铜圆。其中,江南铸有壬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癸卯(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甲辰(光绪三十年,1904年)、乙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四种年号当十铜圆;

江苏铸有壬寅、癸卯两种年号当十铜圆;奉天铸有癸卯、甲辰、乙巳、丙午(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四种年号当十铜圆。 1906年,清政府下令停铸“光绪元宝”,改铸“大清铜币”,并颁布统一的祖模,命各地仿铸。故全国共二十个省局铸造的“大清铜币”,尽皆镌铸干支年号,无一例外。现存世的清代“大清铜币”当十,共发现乙巳、丙午、丁未(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戊申(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己酉(宣统元年,1909年)、辛亥(宣统三年,1911年)六种年号。各省局铸造不同年号“大清铜币”的情况如下:

1、乙巳,铸此年号者,仅中央户部(无铭文)及奉(奉天)两局;2、丙午,铸此年号者达十八局之多,计有中央、粤(广东)、闽(福建)、直(直隶)、湘(湖南)、鄂(湖北)、川(四川)、川滇(康藏)、滇(云南)、云(云南)、赣(江西)、汴(河南)、苏(江苏)、浙(浙江)

、皖(安徽)、东(山东)、宁(江南)、淮(清江)等;3、丁未,铸此年号者五局,为中央、粤、宁、奉、汴等;4、戊申,铸此年号者仅粤、宁两局;5、己酉,铸此年号者较多,计有中央、粤、闽、鄂、皖、川、汴、吉、奉等九局;6、辛亥,它局皆未铸造,独汴(河南)一局铸此年号、

 目前就知道这么多了 如果有遗漏的欢迎一起探讨 、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