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栽培技术育苗 香椿的育苗可采用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无性繁殖即为群众一般采用的根蘖育苗和枝条扦插育苗,其简便易行,也比较容易,但繁殖系数小,难以迅速大量提供种苗,日光温室规模化反季节生产椿芽需苗量大而且集中,一般用种子繁殖培育或者采用组织技术进行快繁,但后者在实际生产中还未真正投入使用,所以,播种种子进行有性繁殖苗木的是当前生产中的主要途径。
种子育苗:种子的选择和处理:尽可能选择气候和其他生长条件与本地比较相近的新鲜种子,播种前需按规定的做发芽率测定,浸种和催芽:香椿种子在播种前须经浸种和催芽处理,其可视生产的条件而异,比较难以做到的是浸种以后的恒温催芽。
如条件较差可采用如下:容器内放入约为种子体积3倍的温水(30—40℃),将种子倒入容器内不断搅拌,水温降至25℃时换以新的温水洗涤,洗净后再换以温水保温12小时,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与2—3体积的湿沙拌匀,放入暖炕或温室内催芽,此后及时调节温度(25℃左右)和湿度(沙子的湿度以手握成团但不滴水为宜),约1周后有30%的种子露白时可播种。
适期播种:香椿喜温暖,对低温较,芽苞萌动的温度约为8—12℃,14℃以上可正常生长,春椿适宜播种期一般在3月底到4月初,如果播后覆盖地膜播期还可适当提早,选择肥沃、疏松、光照充足的地块做苗圃地,播前先浇足底水,地皮发干时及时耙平,按25×30厘米的行距开沟,沟宽5—6厘米,趁墒顺沟撒播后覆1厘米厚的潮土,播种密度每亩3—4公斤,亩保苗1.5万株左右。
4月22日下午,作为2019年第22届疏浚会议和展览会的一部分,“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交疏浚主题成就展”在上海开幕。此次展会由倾力支持本届疏浚大会的中交疏浚集团特别举办。中交集团副总裁、疏浚协会理事长王海怀先生出席展会开幕式并致辞。 土壤治理: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防控行动方案提出,佛山将建立农用地土壤详查和定期调查制度,构建在产重点行业企业用地土壤基础数据库,开展关闭搬迁工业企业地块的排查,科学规划和络,力争2020年底前实现土壤监测点位镇(街道)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