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年代没有一两的“宣统元宝”银元!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东设造币厂铸造银元。币面中央是汉文“光绪元宝”四字,周围有九个汉字“广东省库平七钱三分”,后改为七钱二分;背面为蟠龙花纹及英文,通称“龙洋”。曾委托汇丰银行代铸,并定出铸币章程,规定它的轻重大小及配合成色。
清朝后期银锭开始向银元转化。明朝中叶起,在对外贸易中外国商人用他们的银元购买中国丝、茶、瓷器等,使各种外国银元开始在中国流行。到清道光年间,从签不平等《南京条约》开始,赔款用的银元都是“洋钱”,当时中国本国还没银元。库存洋钱不足抵销数目剧增的对外赔款,于是迫使清末政府开始自己铸造银元。
宣统元宝快速出手联系赵经理
拍卖成交记录:
香港苏富比 宣统元宝 成交价200万 2019年秋季拍卖会
澳门东方典藏 宣统元宝 成交价300万 2018年春季拍卖会
北京嘉得 宣统元宝 成交价260万 2013年春季拍卖会
澳门东方典藏 宣统元宝 成交价360万 2018年秋季拍卖会
宣统元宝快速出手联系赵经理
宣统元宝宣统登位后,先铸造宣统年号银圆。“光绪元宝”洋元泛起不久,清朝朝野上下发生了银元以“两”照旧以“元”为单元的争论,币制未能统一。多数造币厂铸造七钱二分银元,少数造币厂在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制订“银币分量成色章程”法定银元为库平壹两后,铸行了部分“库平壹两”“光绪元宝”。
宣统元宝快速出手联系赵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