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名称:明代银锭 藏品规格:重390.7g 藏品持宝人:邓先生 此藏品形似元宝,边沿上翘,表面有许多小孔,银质粗糙,不平整,底部呈蜂窝煤形状,小孔大小不一,此乃时间氧化形成的。早期,藏品主人为验证其真假,用斧头验明,确属银锭。这枚由于时间悠久,氧化比较严重,左右的铭文以及上方的铭文只有部分清晰,研究价值极高。 明代银锭虽然说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但是明代银锭它主要是以皇室贵族为主,所以居多铸造的银锭都是官银,本文中的银锭就是官造银锭,而且目前存世量非常之少,这奠定了该银锭它的价值,银锭的收藏虽然是要看多方面的,但是作为历史文物,其收藏价值空间都是非常巨大的,所以如果遇到,建议可以收藏。 作为流通货币之一,始自汉代,盛于明代,期间虽有铸造,但流通不广,至清,成为主要货币流通。文中这枚银锭是明代的银锭山西出现的,目前仅此一件,同类型的银锭有,但是数量也确实少,所以这枚明代的银锭,希望大家也可以多多关注。 银锭是经由银匠之手铸成,因此每一件银锭都是独yi无二的艺术品,现今存世的古代银锭,非常稀少,而铭文锭更是不多见。银锭最吸引藏家的便是其千变万化的造型、铭文。原来,银锭在铸造时必须刻下特有的字样或图案,明确缴纳地方或关口、熔铸人及熔铸年份,以方便追溯管理。而民间使用的银锭,大多是军队和官员流传出来的碎银,普通百姓通用的货币仍以铜币为主。所以,guan方银锭为后人的收藏与研究留下了丰富的素材。 近两年明清银锭价格的火速上浮,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和收藏者,也造成了银锭价格的极速飞涨。银锭在中国历史上曾是长期用于流通的货币,亦是最坚挺和最重要的储存手段。因此,十分值得收藏,而且未来还会继续升值,真可谓古钱币收藏中的一匹“黑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