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志趣 » 供应信息 » 收藏品 » 国画

时大彬紫砂壶目前拍卖市场价值

  • 发布时间:2019-12-28 16:54:22,加入时间:2019年03月11日(距今1910天)
  • 地址:中国»北京»大兴:北京市
  • 公司:北京文物艺术品鉴定中心, 用户等级:普通会员
  • 联系:李经理,手机:18010278882 微信:L18510017257 电话:010-53653361

一捧紫砂泥土,一碗清冷泉水,经艺术之手几番精雕细琢,将散碎柔软的东西,交付烈火,便幻化出浑然天成的紫砂壶,凝聚着沧桑多舛的历史和文化。于是,简单的东西有了生命,有了灵性。

紫砂壶之所以受到茶人喜爱,一方面是造型美观,另一方面泡茶时有许多优点:(一)紫砂是一种双重气孔结构的多孔性材质气孔微细,密度高。用紫砂壶沏茶,不失原味。(二)紫砂壶透气性能好正在加载紫砂壶使用其泡茶不易变味,暑天越宿不馊。久置不用,也不会有宿杂气,只要用时先满贮沸水,立刻倾出,再浸入冷水中冲洗,元气即可恢复,泡茶仍得原味。(三)紫砂壶能吸收茶汁壶内壁不刷,沏茶而绝无异味。紫砂壶经久使用,壶壁积聚“茶锈”,以致空壶注入沸水,也会茶香氤氲,这与紫砂壶胎质具有一定的气孔率有关,是紫砂壶独具的品质。(四)紫砂壶冷热急变性能好寒冬腊月,壶内注入沸水,绝对不会因温度突变而胀裂。同时砂质传热缓慢,泡茶后握持不会炙手。而且还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烧加温,不会因受火而裂。(五)紫砂使用越久壶身色泽越发光亮照人,气韵温雅。紫砂壶长久使用,器身会因抚摸擦拭,变得越发光润可爱,所以闻龙在《茶笺》中说:“摩掌宝爱,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类紫玉,内如碧云。”《阳羡茗壶系》说:“壶经久用,涤拭口加,自发暗然之光,入可见鉴。”

作为汉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紫砂壶始于明朝正德年间,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据说紫砂壶的创始人是中国明朝的供春。从明武宗正德年间以来紫砂开始制成壶,名家辈出,500年间不断有精品传世。

供春壶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蜀镇制,砂壶名艺人供春所作的壶。传说他姓龚,名供春。供春是一位官员的书童。供春陪同主人在宜兴金沙寺读书时,寺中的一位老和尚很会做紫砂壶,供春就偷偷地学。后来他用老和尚洗手沉淀在缸底的陶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的树瘿,也就是树瘤的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刻上树瘿上的花纹。供春烧成的这把壶非常古朴可爱,于是这种仿照自然形态的紫砂壶一下子出了名,人们都叫它供春壶。

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时大彬的紫砂壶风格高雅脱俗,造型流畅灵活,虽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独运,朴雅坚致,妙不可思。他的高足徐友泉晚年自叹:“吾之精,终不及时(时大彬)之粗也。”徒弟徐友泉,手工精细,擅长将古代青铜器的形制做成紫砂壶,古拙庄重,质朴浑厚。传说,徐友泉幼年拜时大彬为师学艺,恳求老师为他捏一头泥牛,时不允。此时一真牛从屋外经过,徐急中生智抢过一把泥料,跑到屋外,对着真牛捏了起来,时大加赞赏,认为他很有才华,于是欣然授其全部绝活,后来果然自成一家。以上四人为第一期时代的紫砂壶大师。时大彬的弟子徐友泉,李仲芳并称为万历以后的明代三大紫砂妙手

随着茶文化的日渐普及,爱喝茶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竞相高价收购珍藏,犹如五十年前的上海一样出现“一量紫砂,一两黄金”的身价。大陆改革开放,为台湾、香港以及日本和一些东南亚国家的华裔嗜茶者,提供了寻觅他们梦寐以求的制作精巧的紫砂壶的大好机会。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对国人的影响可谓是至深至远,中国人自古就有着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的嗜好,人们饮茶待人、以茶代酒,饮茶时对于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等等都甚为讲究。紫砂壶用紫砂壶泡茶,茶味隽永醇厚,它不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壶壁吸附茶气,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人们饮茶品茗所不可缺少的器具。好茶配好壶,好壶配好罐,可谓茗之知己,可谓茶之至交,此套时大彬款紫砂茶具一套五件,包括紫砂壶一把,茶具一套茶杯三枚,茶杯盒一只.茶叶罐一只.买家不必再去根据壶去匹配合适的茶杯,直接享受撮把新茶注玉杯,可助诗人笔花飞的境界。

联系我时请说明来自志趣网,谢谢!

免责申明:志趣网所展示的信息由用户自行提供,其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由信息发布人负责。使用本网站的所有用户须接受并遵守法律法规。志趣网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志趣网建议您交易小心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