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辨别刘文西字画真假有方法、真假字画特征
字画在古玩中属于特别娇贵的一类。其贵在于它是纯艺术品,一些名人字画更是稀世之宝。由于书画作品的材料都是纤维质的纸张和丝绢,在纸张制作或字画装裱中又加入有动物胶、淀粉、浆糊等酸性材料,这就使字画品遇到潮湿、光和热等,会发生霉变、虫蛀、褪色变黄、老化发脆。可见,掌握字画的保养,对收藏字画是非常有帮助。
收藏字画时不要用手直接接触作品,应戴上手套,以免字画被汗渍污染和指甲划破。欣赏字画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作品。字画开卷闭卷不能过于用力。若出现折痕,可在字画背面喷些水使其润湿,然后贴在玻璃上晾干或用低温熨斗熨烫一下,折痕即可消除。
刘文西,1933年生于浙江省嵊州市长乐镇,1950年在上海育才学校学习美术,1953年就读于浙江美术学院受潘天寿等先生教导,1958年毕业后到西安美术学院工作至今。60多年来,刘文西先后前往陕北上百次,与当地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创作了大量反映陕北革命历史题材和表现当地风土人情的作品,创立了黄土画派。1997年,刘文西为第五套人民币创作毛泽东肖像,被更多人所熟知。他的代表作品有《毛主席和牧羊人》《陕北人》《东方》《解放区的天》和巨幅长卷《黄土地的主人》等。他出版个人作品集10余本,多次获得奖项。其中,《祖孙四代》《知心话》等25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刘文西先生的作品虽然有他独特的风格,开创了带有地域特性的笔墨痕迹,也培养了很多有成就的门生,但是目前尚未有能够传承其衣钵的代表性新生代人物。而一个画派的形成必定要有它的理论根据以及学术的考证,要具备多种客观条件,比如地理区域上的地域性,有前后相承的艺术思想,在该艺术思想基础上形成的风格,发展方面有时空上的连贯性,另外画派一般都是后人对前代的评定,而非今人自说自话喊一声就能创就的,更不是用来自我标榜的。这就是乔维对黄土画派的主要质疑依据理论。
多年来,以刘文西为领军人物、西安美术学院画家为主体,逐渐形成了黄土画派,在全国影响很大。2004年,经扬州省委宣传部、省文联、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了“扬州黄土绘画艺术(黄土画派)研究会”,作为专事研究黄土画派的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省级学术团体。这为黄土画派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创作搭建了一个组织平台,为更有规模地开展学术研究、文化交流和创作活动提供了正式的学术机构,使黄土画派在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成为一支振奋民族精神、弘扬主旋律的劲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