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科纳达自主研发生产的二氧化钛掺钨是一种通过在二氧化钛(TiO2)晶体结构中引入钨(W)元素来改善其性能的材料改性方法。这种方法能够显著提升二氧化钛的光催化、电化学、光学及热学性能,在能源、环境、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名称:掺钨二氧化钛
型号:KND-WL20
晶型:锐钛型
外观:白色粉末
形貌:球形
纯度:≥99%
粒径:30-50nm
比表面积:>30m2/g
氧化钛:氧化钨=97:3
包装:25kg/桶
掺钨对二氧化钛性能的影响
光催化性能提升:
钨掺杂可缩小二氧化钛的带隙,增强其对可见光的吸收能力,同时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效率。例如,在降解有机污染物或光解水制氢中,掺钨二氧化钛表现出更高的活性。
电化学性能改善:
钨的掺入可提高二氧化钛的导电性,促进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使其在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储能器件中具有更高的比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光学性能调控:
钨掺杂可调节二氧化钛的折射率和吸收光谱,使其在光致变色、光限幅等领域具有潜在应用。
热稳定性增强:
钨的掺入可提高二氧化钛的结晶温度和热稳定性,使其在高温环境下仍能保持结构稳定性。
纳米二氧化钛(含钨)应用领域
光催化:
用于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如染料、农药)或光解水制氢。
能源存储:
作为锂离子电池或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提高储能性能。
光电器件:
用于制备光探测器、光开关等光电器件。
环境治理:
用于空气净化(如分解甲醛、苯等有害气体)或污水处理。
生物其他:
掺钨二氧化钛具有抗菌性能,可用于生物材料或抗菌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