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模白模(泡沫塑料模型)是消失模铸造工艺的核心载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关键方面:
🧱 一、铸件成型的直接载体
精准复制铸件结构
白模通过发泡成型工艺制成与铸件尺寸、形状几乎一致的泡沫模型,在浇注过程中受高温金属液作用气化消失,金属液占据其空间形成最终铸件,实现“以模定形”的精密复制。
支持复杂结构铸造
白模可制成带复杂内腔、曲面或镂空结构的整体模型,突破传统铸造的分型限制,无需设计拔模斜度,实现几何形态的高自由度设计。
⚙️ 二、工艺简化的核心要素
替代砂芯与分型工序
白模直接构成铸造型腔,省去传统砂型铸造中的制芯、下芯及合箱操作,大幅减少生产环节和人工成本。
优化生产流程
模型簇组合后涂覆耐火涂料即可埋砂造型,缩短工艺流程,配合自动化设备可实现高效连续生产。
️ 三、铸件质量的核心保障
表面质量提升
白模表面涂刷的耐火涂料层隔离金属液与型砂,使铸件表面光洁度高(Ra≤12.5μm),减少后续加工余量。
缺陷控制关键
干砂负压造型减少砂眼、气孔缺陷;
严格控制白模密度(18-25g/L)和含水量(<1%),防止浇注时因水分或挥发分过高导致气孔或裂纹。
晶粒致密化促进
负压环境增强金属液充型能力,利于顺序凝固,提升铸件力学性能。
♻️ 四、成本与环保优势基础
材料利用率高
精确的白模尺寸减少加工余量,降低金属消耗,工艺出品率可达90%以上。
型砂循环利用
干砂造型后经简单处理(去除杂质)即可重复使用,降低辅料成本。
减少工业污染
白模气化产物主要通过真空系统集中处理,相比传统铸造废砂排放量减少70%以上。
️ 五、工艺配套要求
需严格参数控制
白模密度、含水率、挥发分(需<3%)直接影响铸件质量,需通过预发泡、熟化及烘干工艺精准调控。
依赖涂层保护
耐火涂料涂覆白模表面,防止金属液渗砂并疏导气化产物,涂层缺陷(如开裂)会导致铸件夹砂。
注:白模分解产生的碳元素可能导致低碳钢铸件增碳缺陷(碳含量波动0.1%-0.3%),需通过空壳工艺或硅溶胶中和技术解决。